长期用棉签掏耳朵会导致听力减退吗?
长期用棉签掏耳朵会导致听力减退吗?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23岁的小刘因长期用棉签掏耳朵,导致外耳道真菌感染,出现听力减退、耳内闷堵等症状。医生从小刘的右耳道内取出多块微黄色分泌物,经过处置后症状消失。这一案例引发了人们对掏耳朵方式和外耳道健康的关注。
案例回顾
23岁的小刘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总喜欢用棉签抠耳来缓解压力,最近感觉耳内有闷堵感,听力也有减退的迹象。医生用耳镜探查后发现,小刘的外耳道内有大量微黄色分泌物,上面甚至长出了细细的绒毛,分泌物呈丝状或蘑菇状,小刘的耳膜被这些分泌物糊住,只留下一道小小的缝隙。随后,医生从小刘的右耳道内取出多块微黄色分泌物,经过处置后小刘的不适症状消失。医生介绍:患者因不当挖耳等原因引起外耳道内寄居的曲霉菌、白念珠菌等过度繁殖,从而导致外耳道真菌病出现。
什么是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指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又叫真菌性外耳道炎。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念珠菌、酵母菌、芽生菌、毛霉菌、放线菌和青霉菌等,好发于高温而潮湿的夏季。
外耳道真菌病是怎么感染的?
- 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游泳、洗头时易导致耳内进水,改变了外耳道PH值,为真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采耳、反复挖耳等易将外界真菌带入耳道内;
- 真菌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中耳炎流出的脓液及外耳道分泌物堆积易刺激真菌生长;
- 全身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 近年来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滥用,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外耳道真菌病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外耳道真菌病患者会出现耳部明显瘙痒、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等相应症状,若伴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
外耳道真菌病如何预防?
出现耳部明显瘙痒、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等相应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耳道进水后及时清理,避免频繁挖耳,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正常人多久掏一次耳朵
如果外耳道很宽,耳屎会自行从外耳道排出,几年不掏耳朵都没事。如果外耳道狭窄,耳朵清理建议每15-30天清理1次。耳屎有保护耳朵作用,能阻挡异物、保护鼓膜、降噪等,切忌天天掏!
怎么掏耳朵安全
使用温水清洗:用温水清洗耳朵外部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方法。将温水滴在耳廓上,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外耳。
倾斜头部: 在洗澡时,让水顺着耳朵流入,然后倾斜头部,让多余的水流出。
避免使用棉签: 不推荐使用棉签或其他尖锐物体深入耳朵,因为这可能会推动耳垢更深,甚至导致耳道受伤。
避免使用耳塞: 长时间使用耳塞可能会导致耳垢积聚。如果你需要使用耳塞,确保定期清理耳道。
定期体检: 如果你有耳朵问题,如听力下降、耳痛或感觉有异物在耳朵里,建议咨询医生。专业医生可以用特殊工具安全地清理耳垢。
另外,正常人也没必要去采耳,因为这些采耳人员资质可能都没有,操作不当可能造成鼓膜损伤和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