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真相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后真相时代:真相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辨别信息真伪、避免被误导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多个具体案例,揭示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被片面信息误导,形成错误认知。
2014年夏天,一张照片在欧美世界的社交媒体上引发群嘲。这张照片上显示一群男性出席会议,却有一张横幅“2014全球女性峰会”。最初将照片发至社交网络的会议参与者写道,“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转发者就没那么客气了。很多人认为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其他批评,嘲弄的话语,在此就不再列举了。
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全球女性峰会由全球女性组织举办,一直以来,大多数演讲者和参与者都是女性,基本上没有男性参与。很显然,男性的缺失,对于这个会议致力于改善全球各地不同环境中的女性地位,有着不利影响。所以,该组织在2013年12月就决定,邀请尊重性别平等、倾听并支持女性进步的部分男性企业家参加2014年的会议。再然后,就有了之前那张引发群嘲的照片。
很显然,对那张照片发表批评、嘲讽甚至激烈抨击的人,大多数并不了解上述背景。无论如何,这样的激烈态度,对于参加了女性峰会来支持女性进步的男性企业家来说,肯定是个伤害。许多因为不了解真相而发出批评的人,事后仍不曾了解真相,或是了解了真相,却没有给予恰当的纠正说明。
社交媒体舆论场中,类似的事情并非孤例。一些人故意曲解其他某个人的观点,选择性地引用其表态,然后进行错误甚至离题万里的推论。这种做法可以制造出引人关注的抨击对象,鼓动许多根本不了解事情背景的人们发出愤怒的声音。
那么,如果我们得以了解有关事件的统计数据,就可以避免对事情发出错误的评价吗?
近年来,美国官方开始大幅度偏离支持自由贸易的方向,宣称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给美国民众造成了巨大损失,理由之一是“9400万人美国人没有工作”。3亿多美国人,9400万人失业,这一对照看起来是相当惊人的。
但你要知道,所谓9400万美国人没有工作,这包括了美国所有16岁以上的学生,以及所有的退休人员以及那些选择不工作的人。而真正的美国失业数字,在2017年年初仅为760万——这个真实数字倒可以很好的说明现有的全球化对于美国带来了相当的好处。
全球知名商业咨询专家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其所著的《后真相时代》一书中强调指出,有时我们会被告知一个、一组数据准确无误且特别重要,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数据的背景,比如,法国某石油天然气巨头投资14亿美元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这其实并不足以说明该巨头关心环境、急切拥抱可再生能源革命的宝贵机遇,因为该笔投资只占该巨头资产总额的1%以下。
英国儿童癌症协会2016年发布新闻称,那之前的16年里,儿童和年轻人的癌症病例上升了40%。这一数据引发广泛转载,各路专家和大量网友都在讨论现代生活方式对于人的健康安全的威胁。问题是,英国儿童癌症协会隐瞒了同组数据中的另外内容,即那之前的10年里,英国儿童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4%。
《后真相时代》书中指出,英国儿童癌症病例数量的上升,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更多的英国儿童获得了覆盖更全、介入更早的医疗诊断及治疗,从而使其中患癌的病例及时得到发现,所以,在诊断的癌症病例数字上升的同时,癌症致死率却大幅下降,结合起来,这应当说明的是英国的医疗水平、公共卫生保障有了改善。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产出总量很高、更新频率很快的时代,非但了解所有信息变得不可能,而且甚至就连获取某个事件的所有信息真相,都会变得困难,这就使得同一事件、政策、数据的解读变得至关重要——解读不同,结论就不一样,有时甚至可能出现正确无误的事实,经由不同的解读,得出完全对立的结论的现象。
据此,这本书的书作者提出了“竞争性真相”的概念,指出我们应当学会识别各类竞争性真相,接纳、推广那些有助于善意地实现共同目标的竞争性真相,澄清误导和欺骗大众的竞争性真相。
识别竞争性真相,最重要的就是要识破各种具有误导性的结构,除了本文前面提到的故意隐匿事件背景,有意误导性的解读数据以外,其他结构、方式还包括:
借助事件的复杂性,选择的披露部分信息内容(无关紧要的信息),掩盖重大信息;
根据人类天生爱听故事的特性,通过讲述故事来传导有害的、具有争议性的价值观念;
贬低现有的道德观念,或致力于重新阐释道德观念,来让违反道德的行为获得某种正当性;
应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工具,通过价格锚定等方式误导投资者、消费者做出错误估值。等等。
《后真相时代》这本书强调指出,一些观点比另一些观点更加令人信服,一些真相比其他真相更容易被人相信,这仅仅是因为被信服、被采纳的内容更符合竞争性真相的要素。
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要推销正确的、善意的竞争性真相,就要向那些善于操纵消费者和听众情绪的广告大师、宣传大师取经,让我们的讲述在多个竞争性真相的比拼中赢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