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最新版】猫咪体内外驱虫汇总(附驱虫图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最新版】猫咪体内外驱虫汇总(附驱虫图谱)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zoq9lk0/

作为合格的铲屎官,给猫咪定期驱虫是保持其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驱虫的基本知识、常见寄生虫、驱虫时机与频率,到具体药物选择和使用建议,为新手铲屎官提供全面的驱虫指南。

为什么要给猫咪驱虫?不出门的猫也需要驱虫吗?

为猫驱虫是保持猫咪身体健康的基础手段之一,尤其当新猫到家,更要做好疫苗和驱虫工作。因为幼猫存在母胎携带寄生虫的隐患,而流浪猫更有内外寄生虫交叉感染的隐患。

即使猫咪从不出门,也存在其他感染风险:

  • 室外带回:铲屎官的外穿衣物、鞋底、携带物品
  • 室内感染:无过滤水源、植物及花盆、下水道、空调口

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

根据寄生虫的寄生路径,可分为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两种。以下是部分常见寄生虫及其特征:

寄生虫类型
是否为人猫共患
感染途径
症状
跳蚤
温暖潮湿环境、人类携带
瘙痒、脱毛、过敏性皮炎
蛔虫
食物、水源污染
腹泻、呕吐、体重下降
绦虫
吃入跳蚤、猎物
腹泻、食欲不振、肛门瘙痒
耳螨
直接接触、共用物品
耳道瘙痒、分泌物增多
蜱虫
草地、树木
皮肤刺激、传播疾病

猫咪多大可以开始做驱虫?

建议针对接种完疫苗后的幼猫就可以准备驱虫。尤其是针对新猫到家的幼猫,更要准备及时驱虫哦!

猫咪的内/外驱虫频率建议

按年龄大小:

  1. 3~6个月的幼猫:在接种完疫苗之后,建议每月1次内/外驱虫
  2. 6~12个月的青年猫:建议打算绝育前可以提前10~15天进行1次内/外驱虫,避开绝育后免疫低下,在入院途中造成寄生虫感染
  3. 12个月+:视生活习惯适当调整内外驱虫频率

按生活习惯:

  1. 以生肉喂食为主,经常外出的:建议每月1次内/外驱虫
  2. 偶尔吃生肉,偶尔接触其他潜在风险动物的:建议2~3个月1次内/外驱虫
  3. 不食生肉,长期不出门的:建议3~6个月1次内/外驱虫

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物浅析

  • 蛔虫可选药品:维克米普罗、博来恩、大宠爱、海乐妙、拜宠清、爱沃克
  • 绦虫可选药品:维克米普罗、博来恩、海乐妙、拜宠清
  • 球虫可选药品:炎迪净
  • 钩虫可选药品:维克米普罗、博来恩、大宠爱、海乐妙、拜宠清、爱沃克
  • 跳蚤可选药品:博来恩、维克爱普多滴剂(唯一可以驱虫虫卵的外驱滴剂)
  • 耳螨可选药品:维克耳漂(辅助作为后期清洁使用)
  • 蜱虫可选药品:博来恩、维克爱普多滴剂

如何进行有效的内外驱虫药搭配

虽然有不少驱虫药针对的虫谱覆盖率都很高,但在众多品牌中,建议选择同一品牌下的内外驱虫药相结合。比如:内驱米普罗+外驱爱普多组合,这个组合既可以有效针对全价虫谱,且配方安全温和:内驱适口性很好,大大减少喂药的难度;外驱副作用小,使用过几次都没有出现嗜睡、减退食欲的情况。

温馨提示

  1. 比起等到发现寄生虫再治疗,定期驱虫显得很有必要。
  2. 脏乱差是滋生虫病的天然土壤,所以,勤换洗织物、保持环境卫生也是每个铲屎官必不可缺的日行功课。
  3. 一些成猫即使感染了寄生虫没有症状显露,一年一次的定期体检就势在必行。
  4. 寄生虫容易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入侵或大量繁殖,从饮食上提升免疫是根本。
  5. 驱虫频次建议:家养猫、不吃生肉还需要驱虫吗?要!但可以降低频次,比如我日常在家办公,外出机会少隐患小,在饮食固定的情况下,则可拉开外驱的时间长度
  6. 如果猫咪在驱虫后产生短期腹泻、短期萎靡等现象,是驱虫后的正常反应,保持观察,如果猫咪进食正常,无需过度紧张,通常在一周后就会恢复自如。
  7. 驱虫药毕竟是药品级,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比如维克驱虫是线下店铺的首选,直接购买方便,产品可靠性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