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肉和白肉哪个更健康?专家解读肉类食用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肉和白肉哪个更健康?专家解读肉类食用指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9A00L9G00

肉类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从外观颜色来看,可以分为红肉和白肉。有传言称,与白肉相比,吃红肉可能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还可能致癌。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红肉和白肉的营养成分究竟有哪些差别呢?

红肉和白肉的定义

  • 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一系列哺乳动物的肉。
  • 白肉:主要包括禽类和水产类,比如鸡肉、鸭肉、鹅肉、鱼肉、虾肉。

红肉和白肉的区别在于肌红蛋白,当肌红蛋白的含量越高时,我们看到肉的颜色就越红,当肌红蛋白的含量较低时,我们看到肉的颜色,就会偏白偏灰偏暗一些。

营养成分对比

  • 在肉质上:红肉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
  • 在营养上:红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铁、磷含量丰富,尤其是铁,主要以血红素铁存在,是膳食铁的优质来源。此外,红肉还是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的好来源。
  • 白肉:鱼、禽类等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一些深海鱼、贝类肉还有EPA、DHA等营养素,是红肉中没有的,对预防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

红肉与健康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报告显示,每天食用100克以上的红肉会增加17%的患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将红肉列为第 2A 级致癌物,就是“可能致癌物”,指的是在动物实验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证据还比较有限的致癌物质。

关于红肉致癌原因的说法有很多,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红肉中的饱和脂肪含量比白肉高。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生概率。此外,与肉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杂环胺、亚铁血红素化合物等也有一定关系。

虽然红肉存在种种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就一定会致癌,只要控制合理的摄入量,对我们的健康也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红肉和白肉的食用建议

虽然红肉被打上了“致癌”的标签,但是红肉除了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之外,还是日常铁和锌的重要来源,所以红肉该吃还得吃。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吃水产品40克~75克、畜禽肉40g~75g。如果有一天稍微多吃了一点,可以在其他天数来调整,但不可以把一周的食物量在一天内都吃完。

要想健康吃红肉,需要注意以下4条:

  1. 日常饮食尽量选择瘦肉,比如里脊肉,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比如五花肉和肥牛等;
  2. 多采用低温烹调的方式,除蒸煮炖之外,还可将肉做成肉馅,用来做包子、饺子、肉饼及丸子等。
  3. 将大块肉切成小块,如切丝、切丁、切片,与其他蔬菜搭配食用,既可控制摄入量,又利于营养均衡。
  4. 肉要现买现吃,冷冻最好不超过一个月。肉最好吃新鲜的,在冷冻状态下,肉虽然不会出现细菌大量繁殖,但一旦化冻就会比鲜肉更易滋生细菌。因此,肉解冻后忌再次冷冻。

白肉的推荐:鱼肉

众多肉类中,鱼肉既保留了肉类食物的优势,也弥补了绝大多数肉类食物的不足。鱼肉中的蛋白质是最优质的,不仅含量高于鸡鸭等白肉,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占比也比红肉要高,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鱼肉的肌基质蛋白少、肌纤维比较短、肉质细嫩,与禽肉、红肉相比,吃起来更软嫩,也更易消化吸收。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鱼肉比陆生动物含有更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鱼肉还含有丰富的DHA、牛磺酸等生物功能性成分。正因如此,鱼肉对健康的裨益不止护心,还有很多:有益大脑健康、减轻胃肠负担、保护视力、有利控制体重。

正确吃才能享受健康获益:

  1. 吃鱼的时候也要搭配蔬菜、主食等,同时控制其他肉类的摄入量。
  2. 慢病患者建议多吃海水鱼。
  3. 老人、孩子可以选择刺少的鱼,比如多宝鱼、鲆鲽鱼、鲳鱼等。
  4. 鱼的烹饪方法包括清蒸、红烧、煎、烤、炸等,其中最健康的方法是清蒸,既可以保留鱼肉原有的鲜美味道,又可以减少油盐摄入。

红肉、白肉食用指南

  1. 红肉是哺乳动物的肉,白肉是海鲜水产、禽类的肉
  2. 红肉虽然饱和脂肪含量高,但只要控制合理的摄入量,对我们的健康也没有太大影响
  3. 白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高,适合减肥人群
  4. 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水产类40克~75克、畜禽肉40g~75g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