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企业周期视角看人生,坚持长期主义才是出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企业周期视角看人生,坚持长期主义才是出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3660884966/322278588

投资跟选对象一样,选择A股、港股或者美股,带来的赚钱体验跟生活体验是很不同的。在人生发展规划中,看懂了企业的发展规律,也就知道人这一生该怎么过了。

年轻时:不可贱卖自己,不可长吃青春饭

一家企业在初创的时候,按照资产定价逻辑,估值是最低的,因为它啥也没有,不光没有利润,甚至可能没什么收入和现金流。年轻人也一样,刚上大学或者刚工作,就会点知识,没有实际技能,更没有存款。

这个时候,对于企业来说,除了搞好经营活下去,最重要的是不能贱卖自己。对应到个人,那就是不能随便贱卖自己的任何方面。但很多人,恰恰因为没见过世面,也没去尝试其他的工作,就把自己的劳动力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卖了,比如吃一些青春饭,比如随便找一两个工作先混着。

这也很好理解,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未来无限可能、青春无限,所以或会随便将就一下。如果是短期折中还好理解,但长期这么下去,人生就会这么将就没了。

初入社会后:人穷不可志短

企业在刚刚起步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危机,甚至可能徘徊再倒闭的边缘。这时候,有些人就放弃了。

这就跟年轻人初入职场一样,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往往容易放弃,往回退缩,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性决策。

我们常说人穷志不穷,但其实正常情况是人穷志短,因为没钱,所以觉得抬不起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人之常情。

我们去看那些伟大的企业,在他们初创期也是一样的,连马化腾自己当年也差点把QQ贱卖张朝阳。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认清自己的实力,找准自己的战略,持续坚持下去,保持自信。我们常说,莫欺少年穷,因为这个少年如果非常有潜力,加上他可能在正确的战略轨道上,那么未来可能获得极大成功,就不应该轻视他。

找准一个方向可能不那么难,但坚持一个战略就很难了,这就要求要有长期主义的视角。我们去看杰出的企业,他们的成功很多都是在一个对的方向长期坚持下去,最终获得成功。

对应到个人,最容易的情况就是安于现状。当然,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坚持长期的条件,因为他们疲于应付眼前的苟且,这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边走边朝着目标挪动,也就是曲线救国。像咱们国内一些创新药,其实当年都是仿制药起家,他们没钱搞创新药,于是只能边搞仿制药边培育创新药,用仿制药的利润来养自己的创新药业务,经过十余年才把自己转型成创新药企业。

中年人的困境:不愿破局,得过且过、苦苦支撑与濒临淘汰

很多企业在经历一段时间发展后,常常会呈现几种状态。

①偏安一隅。这些企业已经没有太大的成长性和发展空间了,但还能活下去,A股大量企业都是这样的。投资上来说,就是食之无味。

这个类比起来,就是很多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的处境,升上不去了,但工作还算稳定。

②竞争激烈。有些行业竞争始终很激烈,比如科技行业,稍微跟不上趟,可能就被淘汰了。

这就像很多再市场化工作里的人一样,知识技能退步,就有可能被淘汰。

在这种环境下,居安思危、提前准备就很重要。有些企业其实当年都很厉害,但最终没跟上潮流,比如当年的诺基亚手机就没赶上智能手机时代。

有时候,你所取得的成功,会成为阻碍你进步的障碍。再举个例子,海外有些传统车企,因为油车系统太强大,其实已经构成了变革的阻力。特别是太舒适的时候,常常变革的动力也不足了。

③濒临淘汰。这就是面临转型困局的企业了,往往就是知道新趋势,但无力参与竞争。这时候趁早认清现实,尽快切换转型已经是不得已之选了,无畏的对抗没有意义。

对应到个人就是,面临快速内卷、投身其中又难以成功的局面,严重的就是火烧眉毛了,类似于中年即将失业,应该尽快安排后路。

最近段永平在浙大的演讲很出圈,他强调要想长远,坚持做对的事情,如果出错要赶紧改正。其实,人的一生也是如此,认清自己的实力,找准自己的战略,持续坚持下去,做成了还需保持优势,面对新潮流提前应对和准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