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网络投票,直接打造出了全国“福瑞”开会的壮观景象
一场网络投票,直接打造出了全国“福瑞”开会的壮观景象
现在的「Furry」,属于一种不少人都有所耳闻,但却不怎么深度了解的群体,常被称为“福瑞控”,更准确的翻译是“兽迷”。
这个亚文化群体,由许多“拟人动物爱好者”组成。他们较有代表性的创作是「兽装」扮演。
但即便是Furry文化中最出名、最精美的「兽装」作品,目前在各大平台上也往往只是惊鸿一瞥般的存在,普通上网冲浪时很难刷到。
所以很多人之前本以为,「Furry」在国内是个极度小众的圈子,喜欢的人可能没几个。
自打看了这回兽迷活动之后,却明显动摇了。
这是QQ短视频平台上最近出现的投票活动,叫「Furry 30」。
只要带相应tag,在QQ短视频上发兽装作品,并以此展示自己的相关才艺就能加入其中,成为参赛者。最终评判结果按观众投票数来算。
结果就在这活动期间,这许多人印象中的“小众圈子”……
硬是投出了73.9万票。
QQ短视频上的一场小活动,直接打造出了“全国Furry开会”的壮观景象。
经历了几天票选,「Furry 30」这一活动目前已经圆满落幕,期间数据出人意料:
好得不行。
不仅吸引数千人前来参与,更是创造出万条投稿。
以至于尽管活动已经结束,其所给观众们带来的余威却仍在。
因为你很难想象到,自己能在短时间内看到这么多的Furry向作品。
且质量都不一般。
比如参赛作品中的一条,是由博主@牵比绒kirby出镜拍摄的毛绒舞蹈视频:
毛绒绒的博主在滨江东路上跳起了《APT》,获得了1.3万点赞和近千条评论。
而这热度不仅是因为视频里的舞蹈动作感染力强,且兽装别具吸引力,也是因为,博主成功把这两个优势结合在一起了。
这可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毕竟常规来说,一套兽装的打造成本低至千元,高至上万,好看的兽装需要投入大量心血。穿上之后,也会自身导致行动不同程度上受限。
毛绒热舞的场面,要比真人的门槛高上不少,属于比较高难度的为爱发电。
但这样水准较好,看着就可爱有趣的作品,在「Furry 30」里可并不少见。
且它们也不局限于“手势舞”“宅舞”这类的才艺,Furry爱好者们还尽量扩大了题材,投稿了许多日常类的小段子。
比如演绎「去兽聚」时的场景。
以Furry为主角的家庭短视频喜剧。
甚至还有单纯的风景颜值区。
几乎可以说是大部分题材都有。
所以如果你关注了「Furry 30」这个活动,近期刷到的相关内容又比较多,很可能会有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
好像自己真的穿越到了一个由拟人动物们构成的世界。
然后你正搁那猛刷他们的毛绒手机看短视频。
因为满眼都是毛绒风景。
单就这点,此次活动也给路人朋友们带来不小的震撼。
毕竟在其他更多平台上,Furry向作品往往只能在极度偶然的情况下才能刷到。
所以在大部分人眼中,国内Furry爱好者是极度稀少的。
现在才明白误会了。
但这并不是因为这场活动的奖励过于丰富,这才激发出了这么多兽迷。
而是因为他们本就神奇地聚集在这里。
是的,如今的QQ里,暗藏着国内最大的兽迷大本营。
Furry朋友们并不是四散于互联网,被这回活动召唤过来的。
而是早就在这里,默默构筑着自己的毛绒幻想乡。
更早之前的Furry爱好者们,的确曾“迷失”于互联网,四处找同好。
但近些年不一样,他们都默契地在QQ相聚了。
早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Furry 30」活动,只不过是诚实地展现了他们的“实力”。
因为即便在活动之前,QQ短视频上的毛绒生态早就繁荣起来了。
前有知名毛绒博主入驻其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也有蓄势待发的毛毛练习生,分享自己新点滴。
有兽装的彼此交流定做、制作的技巧,没兽装的Furry爱好者,分享自己的画作,写几个段子也能自得其乐。
说是大本营可并不夸张。几位Furry博主均说过,自己最常待的都是B站一类的二次元平台,但相比之下,还是QQ使用率更高。
因为这里的氛围是不一样的。
毕竟在其他更“三次元”的地方发兽装视频,一些“被奇观化”的待遇还是更常见的,但在QQ短视频里发的话。
“感觉自己回家了”的概率更大。
许多Furry向的视频底下,评论区里常是其乐融融的。虽然偶尔也夹杂一些路人的好奇,但更多是同好聊天。
话题天南地北,但自然和谐。
博主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
这类二次元向小圈子内,往往流行「互关」和「扩列」文化,前者指的是互相关注,后者指的是互加好友。
而QQ短视频上的Furry圈,视频作品底下就特别常见这种友善的交友行为。
「互关吗」「关了」
「扩列吗」「可以呀」
一来二去,他们的网上邻居就当起来了。即便是大博主也没有架子,聊得来的也能扩起来。
所以肉眼可见的是,这里没什么“流量焦虑”。常规内容时常体现出一种“随意感”或是“原生感”。
这不是指作品的精致度低,是指他们的分享内容有种不经流量浮躁沾染的生机,很少有人埋着头往噱头里钻,只是踏踏实实地发点自己的东西。
然后让更多同好看到自己,也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文化。
不难看出的是:其他地方,内容是无限向外扩散的,而QQ短视频平台,却同时有着这样一股不同的“向内凝聚”感。
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部分来自于小圈子自带的“圈地自萌”倾向,也来源于QQ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的特殊优势:社交和社区能力都十分完备。
像是QQ在常规社交方面,一直以来就受到二次元群体的青睐——文件传输便于交流分享,空间说说“二次元”浓度更重,爱好群聊沟通便捷。
这个社交工具本身就是一个适合于兴趣社交的土壤,也因此给了QQ短视频用户们一种特殊的“一站式”交流体验。
短视频上看到感兴趣的作品,随手转发给好友,这就有了沟通话题;
或是一秒发进群里,马上也能聊得起劲;
要是对视频创作者感兴趣,留言扩列,也能直接好友喜+1。
如此循环,圈子扩张,也会变得更加紧密。人们不是简单地浏览和消费内容,而是能够围绕着共同兴趣形成稳定的社群。
在这次「Furry30」的活动中,博主牵比绒就表示,自己发现很多参与者都是眼熟的面孔,大家都互相认识。名为四耳浅辰的参赛者也说,比赛的拉票环节中,自己拉票亲友很方便,都“不用切换软件,这算一个很好的优势了。”
在寸土寸金的手机屏幕里,如果能在一个地方里完成「放松浏览、同好交流、相互帮助」。
这个劲儿是明显不一样的。
对于亚文化、小圈子而言,更是如此。
对很多其他二次元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样。QQ短视频有一种特殊的“归属感”和“松弛感”
其他地方发作品,像将心血掷入流量海,反馈听天由命。但在这里发,感觉就像和朋友们分享一样轻松,还不怕“冷场”。
毕竟在QQ短视频上,搜任意一个二次元作品名称,都能找到一群爱好者互相交流。
更特殊的是,再稚嫩的作品也有评论,再随心的话题也有回应。
除去QQ自身优势带来的凝聚感之外,这种奇特的温馨,也少不了平台对亚文化圈层的支持:哪怕是小圈子,也是会被重视、运营的。
像是「Furry30」活动期间,即便是资历比较久的兽迷爱好者,也对这次活动十分珍视,表示是头一次见。
他们夸的时候,更多直接感谢“它的出现”,而不是奖励或其他。
Furry博主四耳浅辰就说:“能专门为我们圈进行一个这种活动的投票选取,这在别的平台很少见,而且还专门设置了拉票和颁奖的地点,我也去线下领奖了,是十分有趣且感动的体验。”
「Furry30」活动期间,也少量出现过一些圈子内部都比较排斥的不良作品,但经过他们的反馈,官方也很快给下架了。
对于虽然基数不小,但终究是“小众”“亚文化”的Furry圈来说,这种待遇是其他地方目前没有,甚至可以说不太可能会有的。
以此给出的安心感,让亚文化爱好者们能有一种独一份的归属感,且让他们不只是“被看见”。
任何小圈子都是同样。他们既有想“被看见”的想法,又想逃过过于猎奇化的审判,想为其提供一个舒适区,只能在其中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找这个点的方式很简单,但又不容易:
给出尊重与重视,其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