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悲歌的诗意沉思与人性探索:评周瑟瑟《韩非之死》
历史悲歌的诗意沉思与人性探索:评周瑟瑟《韩非之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伟大思想家的陨落都如同一颗璀璨星辰的消逝,留给后世无尽的思索与感慨。周瑟瑟的《韩非之死》便是一首以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命运为题材的诗歌,这是一次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关于人性、权力与智慧的深刻探讨。
韩非: 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之死》以韩非的悲剧人生为经纬,编织了一幅关于理想、权力与人性的复杂图景。诗歌以“立秋后,我不能对能法智术坐而不视”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既萧瑟又充满哲思的氛围之中。诗人通过对韩非命运的追溯,展现了韩非作为法家思想家的深邃与孤独,反思了权力斗争中人性的扭曲与道德的沦丧。韩非“看透权术,把权术踩在脚下像踩着流水”的形象,是对其智慧与勇气的颂扬和对权力游戏规则的深刻批判。
尤为重要的是,诗歌通过韩非与李斯的对比,揭示了忠诚与背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韩非虽深信人性本恶,却仍怀抱理想,试图以法治国,而李斯虽同为荀子门生,却在权力面前选择了背叛与算计。这一对比,深化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引发了读者对于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益之间平衡的深刻思考。
《韩非之死》呈现出一种融合古典与现代、叙事与抒情的独特韵味。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如“头戴鸡冠,脚踩流水”的韩非形象,既生动描绘了韩非的精神风貌,又寓意其超然物外的态度与对权术的蔑视。同时,诗歌中穿插的梦境与现实、对话与独白,丰富了作品的层次与深度,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震撼力。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张力,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又不乏现代汉语的直白与直接。这种语言风格的融合,使得诗歌在传达深刻思想的同时,保持了阅读的流畅与愉悦,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诗歌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再现了韩非悲剧的一生,并以此为镜,反思了现代社会中权力与人性、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人通过对韩非命运的深情叙述,引导读者思考:在权力与道德的博弈中,何为真正的智慧与勇气?韩非虽死,但其思想与精神却如同不灭的星辰,照亮着后世探索真理的道路。《韩非之死》通过对人性本恶的深刻剖析,揭示了权力斗争中人性的扭曲与道德的沦丧。诗人以韩非为视角,审视了人性中的贪婪、自私与背叛,同时表达了对理想与道德的坚守与追求。韩非虽深信人性本恶,却仍试图以法治国,这种矛盾与挣扎,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总之,《韩非之死》深刻探讨了人性、权力与智慧的复杂关系。诗歌在思想深度上,通过对韩非命运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益之间平衡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歌不仅是对韩非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深情回望与致敬,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与人性本质的深刻探索与追问。
韩非之死
作者:周瑟瑟
立秋后,我不能对能法智术坐而不视。
我出门,一场毁坏中年的大雨正好泼了我一身,
我的心差点凉了。奸邪之人拥有五胜之资,
在韩国研究好了的法术到秦国略施一二。
公元前二三四年,秦攻韩——
一场以思想家为目标的战争。
韩非,头戴鸡冠,脚踩流水,他看透了权术,
他把权术踩在脚下像踩着流水,
他头戴鸡冠像一只骄傲的公鸡。
清晨起来,他练习与大王的对话:
嗟呼!——这是秦王说的,这是真实的吗?
他是个口口声声以寡人自居的家伙,
喜爱《孤愤》《五蠹》之书难道就得叫你死?
是的,我死——这是韩非说的。
这个以法家自居的兄弟在公元前二三三年鸩杀于秦。
韩非从容的面具上到死也写着:谋弱秦。
立秋后,我的面具上写着虚构的战争,
必须在梦中与韩非展开一场舌战。
他生锈的舌头上吊着一个人,我更愿意成为他,
他叫李斯,与你同游于荀子之门,
美好的一段时光转瞬即逝。
我不曾下过逐客令。李斯在奏议中说过的话,
我在梦中反复推敲,“请先取韩,以恐他国。”
醒来后我吓出一身冷汗。
一个危险的兄弟多么美,
一个玩弄法的兄弟是多么高深莫测。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韩非指出——
秦王:你要将人的生存贬降为物的存在。
这是什么道理?
道德无效,用术察奸。
韩非穿着荀子的衣服,说出荀子的话。
“人君潜御群臣之术”是什么法术?
李斯在朝庭上下忙碌,
他举荐韩非的文字。
忠诚与机权诈智,韩非与李斯
所对应的短命鬼,以及历史暗藏的种种危险
都是令我不快之事。
我感兴趣的是如何不容儒和侠?
如何将学者、儒士、剑客和游侠
因浮惰之名而遭到斥逐?
《初见秦》通篇只说了一句话:
秦之谋臣“皆不尽其忠”。
李斯气得吐血,该死的韩非你的离间之术
太过露骨了。我们的私交呢?
我们同游于荀子之门的时光呢?
你不信儒家与墨家的贤者政治,
法家的中人政治也免不了沦为空谈。
庸主啊你怎不能抱法处势?
韩非深得人性本恶的真谛,他太急了,
不急又怎能从容赴死?留下《存韩》的苦心孤诣,
留下危在旦夕的父母之国。
我的父母之国啊,我的韩王:
夜尿声里可听见我韩非最后的歌哭?
在韩非的法术中穿行,人性本恶之术教训了我,
李斯的尸首零乱,在幻觉里我惊慌失措。
诗人介绍:周瑟瑟,男,当代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策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栗山诗歌学会会长。现居北京与深圳。著有诗集《松树下》《17年:周瑟瑟诗选》《栗山》《暴雨将至》《世界尽头》《犀牛》《种橘》《屈原哭了》(繁体版)《鹧鸪与木梯》(英语)《桂花房间》(俄语)《向杜甫致敬》(多语种诗集)《周瑟瑟诗选》(西班牙语),诗歌评论集《中国诗歌田野调查》《当代诗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长篇小说《暧昧大街》《苹果》《中关村的乌鸦》《原汁原味》《中国兄弟连》等40多部,以及《诗书画:周瑟瑟》。主编《中国当代诗歌年鉴》《中国诗歌排行榜》(年选),以及诗歌民刊《卡丘》,编选有《新世纪中国诗选》《中国当代诗选》(中文版与西班牙文版)等。应邀参加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第三届(越南)亚太地区诗歌节、哥伦比亚首届里奥尼格罗文学节、墨西哥尤卡坦国际书香节、智利“中国诗歌工作坊”等。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金笔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