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全身都是宝,这些妙用要知道
紫苏全身都是宝,这些妙用要知道
岁月匆匆,流年似水,转眼间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时光无限荏苒,光阴不再重复。正如王国维在《蝶恋花》中写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们在感慨时光荏苒时却不知,“荏苒”其实指代的是一种植物——紫苏。
苏,这种植物,古代称作“荏”。《说文解字》说:“蘇,桂荏也,苏,从艸,酥声”。段玉裁注:桂荏,今之紫苏。李时珍《本草纲目》曰:“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
紫苏全身都是宝,其既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又是流传千年的名药。主产有“东方香草”的美誉。其叶称为紫苏叶,其茎称为苏梗,其子称为苏子。三者均是常用的中药,各有不同的功效。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同出一种植物。然紫苏叶长于发散风寒而治风寒表证;紫苏梗常以理气开郁而致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紫苏子长于降气化痰而治痰壅气逆咳嗽。正如《本草述》指出:“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紫苏的药用价值
1.紫苏叶:
味辛,性温,归脾、肺二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安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麻疹瘟疫、气逆咳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鱼蟹中毒等症。对于风寒感冒初起的病人,可单用紫苏叶煎水代茶饮。为了加强解表发汗的效果,也可加入生姜、藿香等其他解表药一同使用。对于胃肠型感冒的患者可用紫苏陈皮饮煎汤内服以温胃止呕。
2.紫苏梗:
味辛,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郁、食滞所致的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等症,兼治胎动不安。此药在治疗脾胃病时常被配伍使用,也可与陈皮、茯苓、鸡内金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
3.紫苏子:
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闷喘咳、肠燥便秘等症。若是咳嗽痰多、久咳痰喘者,常与麻黄、陈皮、杏仁、白芥子等同用;若是肠燥便秘者或是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则可将紫苏子与火麻仁配伍。也可做成药膳食用,如《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紫苏以其特殊的香气自古就被人们定义为一道美食。烹饪海鲜时丢一把紫苏可去腥增香解毒,吃烤肉时用紫苏包裹可解腻香口,还有凉拌紫苏叶、香炸紫苏叶、紫苏煎蛋、紫苏焖鸡、紫苏鸭、紫苏梅饼等也让人垂涎三尺。紫苏的成熟种子苏子也是作为各式糕饼馅料的不二之选。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号“云南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