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识别及处理输血反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识别及处理输血反应

引用
1
来源
1.
https://peking.bjd.com.cn/content/s67069000e4b01a5d71c9bf7f.html

静脉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受血者出现的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症状和体征。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帮助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反复输血的患者,发生率约为2%~10%。通常在输血后1-2小时内出现,体温可升至38-41℃,伴有寒战、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血压多无明显变化。

处理方法

  • 症状较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给予退热药。
  • 病情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寒战期患者可使用异丙嗪或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 经过处理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输注。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发生率约为3%。轻度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瘙痒和皮疹,重度过敏反应则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处理方法

  • 轻度过敏反应可暂缓输血,应用抗组胺药物(如抗过敏药)。
  • 重度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 如患者出现面部或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需行气管切开。

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虽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急性溶血反应可在输血后即刻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酱油色尿等症状。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24h后,可出现无法解释的发热、黄疸、贫血,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肾衰竭、DIC。

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输血,补液以维持循环、纠正低血压。
  • 碱化尿液,防止休克、急性肾衰竭、DIC等并发症的发生。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通常在输血后6h内出现,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伴有发热、突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低血压或高血压等症状。

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必要时进行气管内插管。
  • 一般48~96小时内病情可缓解,肺功能可完全恢复。
  • 排除循环超负荷因素,低血压者需积极补液维持血压和尿量。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常见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因输血速度过快或过量而引起急性心衰和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等。

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输血,患者取端坐位。
  • 给予镇静、利尿、强心、舒张血管、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输血反应无法准确预测或完全避免。如果在输注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后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临床医生会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实施输血的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具备足够的能力处理任何急性/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做到早期识别及处理,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和学术交流,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