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金融数据中的两个关键变化:企业融资与非银机构资金流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金融数据中的两个关键变化:企业融资与非银机构资金流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16/detail-inekstay4233502.d.html

2025年1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社融规模达到7.06万亿元,新增企业贷款4.8万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然而,在总量向好的同时,两个结构性变化值得关注:一是企业融资增长并未带来企业存款改善;二是居民存款加速流向非银机构,但非银机构资金并未加速投向实体经济。这两个变化可能影响我们对经济状况的判断。

企业部门:融资增长未带来存款改善

2024年,企业各项融资规模达到16.2万亿元,而企业新增存款规模却为-0.4万亿元。两者差距(新增融资-新增存款)达到16.6万亿元,处于2008年以来94%的历史分位数,近乎历史最高值。

如果企业融资用于生产或投资,理论上企业部门整体存款规模应保持稳定,即上游企业贷款转化为下游企业存款。但2024年企业大规模融资并未带来存款增长,反而出现下降,这表明企业融资可能并未用于生产投资。

结合前期研究,居民部门可能是拖累企业现金流的重要因素。2016-2019年,居民支出占收入比重约为101%,处于净支出状态;而2023-2024年,这一比重降至85%左右,居民部门转为净收入状态。居民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减少,可能影响了企业部门的现金流。

非银机构:资金淤积而非流向实体

2024年,货币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居民存款加速流向非银机构。但由于非银机构对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资金淤积在金融体系形成非银存款,推动了债券收益率下行和股票市场成交金额上升。

1月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从非银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规模约为6000亿元,较历史同期偏弱;而实体部门存款搬家至非银机构的资金规模约1.4万亿元,相对偏强。

后续观察重点应放在实体经济从非银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规模和实体部门存款搬家至非银机构的规模。如果居民存款持续流向非银机构,权益市场成交金额有望维持;一旦实体经济从非银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规模开始抬升,债券市场风险可能加大。

1月金融数据概览

  • 信贷数据: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其中,居民贷款新增443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
  • 社融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长5.22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933亿元。
  • 存款数据:M2同比增长7%,M1新口径同比增长0.4%。住户存款增加5.5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060亿元。

结论与建议

  1. 当前金融数据分析框架需要调整,关注点应从单纯的企业贷款规模转向企业存款变化。
  2. 非银机构资金流向值得关注,实体经济从非银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规模和实体部门存款搬家至非银机构的规模是重要观测指标。
  3. 1月数据受到春节因素扰动,建议关注2月居民和企业存款数据,以更准确判断经济走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