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女主1 :用写作认识自己并找到自己
做自己的女主1 :用写作认识自己并找到自己
“面对生活,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除了写作……每一次写作都是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尝试。”
这句话,由“当代英国小说最令人兴奋的声音之一”德博拉·利维(1959-)在女性成长三部曲第一部:论女性写作中说出来,为每位女性打开了一扇窗。
本书是利维以女性视角对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的回应。她从个人经历出发,展现了自己从一个难以开口大声说话的小孩变成一个能发声的作家的成长历程。让人忍不住拿它与伍尔夫的文字作对比,堪称22世纪版《一间自己的房间》,是文学界对女性主义的呼唤。
利维在书中回忆了自己失语的童年、身份错位的成长岁月,以及婚姻破裂后主动拥抱颠沛流离、在他乡回望前路的历程。她努力在女性、母亲、写作者的三重身份中挣扎与平衡,试图在满足社会期望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的个性,同时现实生活的经历也深刻地影响着她的小说创作。
“当一个女作家护送一位女性角色来到她文学探索(或森林)的中心,而角色的身影开始占据这个地方时,她必须找到一种语言,让自已学会成为一个主体,而不是一个妄想,同时要弄清楚社会系统起初对她施加影响的种种机制。着手做这件事时要十分谨慎,因为作家自己也会生出很多妄想。实际上,最好从一开始就保持与众不同。学着成为作家已经很不容易,学会成为主体则更是令人精疲力尽。”
那些难以言说的“我不想知道的事”驱使她不断拿起笔,用文字探索和表达。在寻求个人价值与承担家庭责任之间,她积极地追求自身愿望并勇敢表达着自己,自信而坚定地面对生活。
所以她的文字真挚而动人,总能以轻松的方式探讨沉重的话题。写作成为她抒发内心感受、释放痛苦迷茫的出口,让她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安慰和力量。最终,从阅读到写作,她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并为女性写作注入崭新的活力和思考。
“我需得强得过我的疲惫和倦怠,强得过我的意兴阑珊。”将对世界的愤怒和困惑转变为“纯粹的自我中心”和“审美方面的热情”吧——“大声说话,大方承认自己的愿望,坦荡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它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