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宏观市场 | 存款准备金制度或迎改革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宏观市场 | 存款准备金制度或迎改革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15/detail-inekpnsk6503673.d.html

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增长前景面临诸多挑战,海外通胀风险仍需警惕;2025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增多、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一、海外通胀仍需警惕,全球贸易面临挑战

《报告》对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判断包括:

  • 从国际形势来看,海外通胀风险仍需警惕,贸易增长前景面临诸多挑战。第四季度《报告》指出,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分化,美国经济保持韧性,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增长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总体回落,但进入降息周期以来通胀有所反弹,对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提出更多挑战。2025年,地缘政治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多国面临财政与债务风险,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存在制约。

  • 从国内形势来看,2025年回升向好积极因素增多、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报告》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生产、需求、物价、收入、预期等主要指标呈现出积极变化。2025年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国内需求具有较大改善潜力,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物价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随着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5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逐步落地显现,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增强,支撑价格回升的有利因素增多。

二、存款准备金酝酿改革,超储率创下历史次低水平

存款准备金制度可能酝酿进一步改革。《报告》在“专栏3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动态演进”中介绍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进历程,指出存款准备金工具“总量调节的功能更加聚焦”;“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好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报告》披露,2024年末,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准备金率为6.6%,而目前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8.0%、6.0%和5.0%,平均准备金率和中型银行准备金率较为接近5%的最低水平,未来,可能需要研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打开降准空间(相关研究请见《5%的法定准备金率“下限”可以突破吗?》[1])。

2024年末超储率为历史次低水平。《报告》披露,“2024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1%”,这一水平是2001年有数据以来的次低水平,仅高于2011年6月末。超储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和1月以来大行净融出余额持续处于低位的现象一致,表明银行间“水位”极低。为了改善银行间流动性紧平衡的格局,后续仍需要通过降准补充长期流动性。触发银行间流动性变化的关键因素可能包括:中美贸易关系对出口的影响,以及央行汇率政策的态度变化;两会前后宏观政策的落地情况;政府债的发行节奏变化。

三、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创设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新工具,并逐步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国债买卖。

买断式逆回购补充了操作工具期限,盘活债券押品。买断式逆回购方面,为更好平衡债券市场供求,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效盘活债券押品,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弥补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和1年期MLF之间的工具空白,进一步提高了流动性管理的精准性。

支持资本市场的两大创新工具方面,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打通了央行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有效改善市场预期和社会氛围,带动股市交易量和市场指数明显回升。互换便利操作量方面,2024年10月、2025年1月分别开展操作500亿元、550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截至2024年末,我国上市公司披露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近600亿元。

国债买卖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工具。2024年8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有买有卖、双向开展。2024年10月至12月分别净买入2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全年净买入1万亿元。2024年年末,国债在央行资产中占比为6.5%,较上年末提升3.2个百分点。

四、下一阶段货币政策

针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报告》指出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申“防范资金沉淀空转”、“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等。相较于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本次《报告》中“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表述紧跟于货币总量和经济增速匹配、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之后,表明防空转成为阶段性重点。这与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传递的态度一致,本次《报告》要求,“在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本次《报告》在汇率政策方面,沿用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相关表述,要求“增强外汇市场韧”、“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在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方面,银行间市场可能推出支持科创、消费的创新品种。《报告》指出,“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持续加大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等的支持力度”。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银行间已有的工具包括科创票据、创投债务融资工具等[2],结合科创企业的经营特点,还可以推出“附认股权科创票据”等创新产品;在促消费方面,继续支持消费贷款ABS发行,可以推出用于支持消费基础设施的专项债务融资工具、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类REITS)等。

宏观审慎方面,即将出台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名单。《报告》指出,“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推动出台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和附加监管规定”。2023年10月,《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发布,每两年开展一次评估。2025年,监管部门可能开展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估并发布名单。

五、贷款利率再创新低

2024年12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较9月末继续下行,再度创下历史新低。2024年12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般贷款利率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3.28%、3.82%和3.09%,分别较9月下降39bp、33bp和21bp。

注:
[1]5%的法定准备金率“下限”可以突破吗?,张励涵,郭于玮,鲁政委,2024/1/9[2025/2/13],网页链接
[2]资料来源: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专项产品,查询于2025/2/13,网页链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