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被电击伤的危险,就藏在你屋里,记住这几点能救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被电击伤的危险,就藏在你屋里,记住这几点能救命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38383

电击伤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从神经损伤到精神障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电击伤的危害、急救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电击伤的威胁。

18世纪,富兰克林发现了电的存在
19世纪,爱迪生发明了电的绝缘材料
从此,黑夜回家的路,有了光的陪伴
世界也被我们不断改变着
然而,科技的发展
也让生活里藏着看不见的危险
这些小细节,或许你并没有在意过:
向左滑动,看看这些场景你知道吗?↓

图1:没确认开关是否还通电情况下,湿着手调换电灯或修理家电。

图2:打扫时,用湿抹布擦拭插座。

图3:洗澡后,手没擦干就去插吹风机电源。

图4:触碰到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处的金属线缆。

图5:电热水器使用超过年限,洗澡时电热水器漏电。
(以上情况都发生在配电线路里,“漏电保护器”没有安装或者失效的情况下。)

看不见的“电击伤”有多可怕?
如果把电流比喻成“法外狂徒张三”,“绝缘材料”的发明,就像在人体城外修了一条深深的战壕,将电流与人体隔绝开,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当我们沉浸在生活的忙碌中时,战壕因年久失修有了积水或破损,电流就有可能越狱,“电器漏电”就可能发生。
如果有地线,越狱的电流会流入大地而消失,如果没有地线,越狱的电流便会失控,向周围流窜,寻找自由。

当它们触碰到了人体,身体变成了自由的出口,而付出悔恨的代价。

被电击伤后,就算幸运的没有失去生命,但可能会给身体留下伤痛:
1.神经:神经病变是电击伤后最常见的后遗症,表现为瘫痪、感觉异常、晕厥、眩晕等[1]。
2.精神:研究表明,电击伤患者比普通烧伤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部分严重受伤患者甚至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即便是轻症患者,也可能出现健忘、口头表达能力受损、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2]。
3.眼睛:近6%患者电击伤1年后会出现白内障[3]。
4.其他:勃起功能障碍、易疲劳、乏力、肌肉痉挛等。

遇到有人被电击,记住三步,助人又护己[4]。
1.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援助。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受伤情形。
2.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再行施救,这是对自己的保护。
室内环境:
先关闭电源:尽快关闭电闸或电源开关;
创造绝缘环境:施救者站在木板或其他绝缘材料上靠近,并用绝缘材料(木板、绳索、竹竿等)将导电源移离自己和伤者。
室外环境:
雷电环境下不要贸然施救;
在切断电源前,与高压线至少保持6米的距离;
用无菌纱布绷带(如果有)或干净的布盖住任何烧伤部位。不要使用毯子或毛巾,因为松散的纤维会粘在伤口上。
最重要的一点是:除非伤者处于直接危险之中,否则不要移动!
3.确认触电者意识、呼吸、心跳状况。
意识良好,嘱咐触电者静卧,观察,不要立即站立或走动;
意识不清,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皮肤,人体城的守卫士兵,有着最大的电阻,是拦截电流的主力军。
它以自我烧伤为代价,抵挡电流对内部器官的损害[5]。

当电流闯过了皮肤这一关,将会面对不同的分岔路口:
骨骼和脂肪电阻大,像勇士,它们气势汹汹,阻挡电流;
血管、神经电阻小,像胆小鬼,它们畏畏缩缩,随时准备掘地逃窜。

血管神经,是电流流窜最喜欢的路,如此,可能血管破裂、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神经肿胀、弯曲、断裂[6]。
但是,当电流足够强大时(高压电或雷击时),所有的阻挡都将是徒劳的,这时,骨质熔化、脂肪溶解……

电击对人体的伤害,除了与电压、电流强度、电阻和作用时间有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电流的性质:
低频交流电(50-60Hz)更危险!而这往往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用电的频率!
这种电流的特点: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就像无时无刻不在蹦迪一样。

拉着肌肉一起蹦迪,导致肌肉痉挛,使人紧紧握住触电电源,导致更长时间的电击伤。
拉着心脏一起“蹦迪”,最致命。
心脏原本有自己的节奏,被他们一搅和,导致了恶性心律失常,例如室速、室颤,甚至全身的缺血性损伤[7]。

时间就像大盗
不会交还偷走的时光
生命只有一次
生活里,安全时刻是首位
注意细节,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希望每个人的生活都平安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