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简谈 I.N.F.O 读书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简谈 I.N.F.O 读书法

引用
少数派
1.
https://ios.sspai.com/post/95835

I.N.F.O读书法是一种将书籍中的知识从“面”转化到“点”再到“网”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四个阶段:信息摄入、笔记整理、知识提炼和形成见解。通过这种方法,读者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和内化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书的两个宗旨

以输出为前提

能内化后用于和他人分享和进行有价值的输出,才算是真学进去了。

一切从自身出发

不要仅仅因为有人推荐某某书是人生必读,是不可错过就加入自己的书单;也不要因为一本书没有热度就默认它质量不高。一切从自身出发,先问自己: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或学科是什么?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最希望精进和提高的部分是什么?根据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来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

I.N.F.O读书法

整个方法各步骤的总览图如下,接下来会结合实例解释每个阶段,并附上相关工具。

阶段 1:阅读摄入信息 (Info)

微信读书是主要的阅读软件,其界面设计、书库资源和高质量的书友想法都受到用户欢迎。

首先需要阅读书籍的目录,对整本内容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微信读书中的AI大纲功能也能提供更细的结构拆解。

先读目录和大纲有两个好处:

  1. 看到书中会提到的主题后,如果发现自己只对部分章节感兴趣,或者对这本书根本不感兴趣,可以选择只读那几个章节或者不读这本书。这样比起从头开始读正文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本书不吸引人要有效率得多。

  2. 先读目录和大纲也是「系统化略读(Systematic Skimming)这一阅读方法提倡的技巧之一。目录和大纲本质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浓缩,读者通过快速浏览书籍的这一部分,很多情况下就能得知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和叙事结构。比如同样是写财富管理的两本书籍,一本书的目录中的题目有「我在 25 岁创业时学到的理财妙招」,另一本书里的则是「帕累托原则」、「复利效应」这样的题目,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一本多半以作者个人主观经历为基础,另一本则是以解释客观的经济和财富相关原则为主。

确认是想要读的书后,开始阅读正文。在阅读过程中只做基础的高亮和划线。高亮和划线没有特定的规矩,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整理笔记时知道需要回顾哪些地方。在这个阶段,只需要专心摄入信息。

阶段 2:整理读书笔记 (Notes)

接下来的步骤会在Anytype中完成。Anytype是一款开源的本地优先软件,其界面编辑体验类似于Notion,同时还拥有类Obsidian的Graph视图和双链功能,适合构建复杂的知识网络。

使用Anytype可以摆脱网络不稳定带来的困扰,因为其本地优先的设计无论在线或离线都能稳定使用。在Anytype中设立了一个数据库,集中展示读书笔记。

读完后,需要在电脑浏览器里打开微信,将这本书中的笔记全部复制。接着在Anytype里新建一个读书笔记页面,再将笔记粘贴进去。这时文字内容结构还是很乱的,并且有些书中有用的图示也没有存放进去。需要一条条回顾,必要时回到微信读书里再读一遍原文,将相关信息都整合起来,再根据书的叙事逻辑将要点一一排版。

阶段2的步骤图解;可以点开大图查看

这一阶段完成后,会有一份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很多人读书笔记就止于这步,但整个过程应该要到提炼和输出才算结束;因为此时读到的知识点依旧是基于这本书的特定情境的,并大多是用作者的语句在阐述,没有被真正地内化。

阶段 3:提炼知识要点 ,制作知识点卡片 (Flashcards)

需要通读一遍整理好的读书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关键词」时不时抓住视线——这些就是感兴趣或感到共鸣的知识点。需要将一个个关键词用光标选中,创建对应的知识点卡片。这些知识点卡片会被存放在知识点卡片库中,每张卡片和它源自的读书笔记都有双链,也会标上相应的话题标签。

每张知识点卡片应该被视作脱离它源自的书籍情境的独立个体。不会在卡片中写大段的文本,更多是将这个知识点理解清楚(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看一些论文和网上的文章、百科等)后用自己的话解释它。这一步是受到费曼学习法的启发:费曼学习法是以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命名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旨在通过将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Anytype里建立的知识卡片库

阶段 4:形成见解 (Opinions)

在多次重复阅读摄入信息、系统化整理笔记、找出知识点用自己的话解释制成卡片后,会有一个越来越丰富的知识卡片库。在阅读量和知识点有一定累积并有定期回顾知识库时,才会触发阶段 4。

为什么要定期回顾呢?因为我们频繁回顾和复习信息的次数越多,我们将其与已知的其他来源和领域中的内容联系起来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就越有可能充分理解并长期记住这些信息。

知识卡片单论个体只是知识地图中的一个个星星点点,但当定期回顾知识卡片库时,可能会发现源自不同书籍的知识点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通过将不同来源,甚至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点通过主动关联的方式组成自己的见解时,这些知识和观点就几乎不可能被忘记。

有一个见解卡片库,每一张卡片也是和知识点卡片一样由标题、正文和标签组成,并且也会与相关的知识点卡片进行双链。

例如这些将来自不同书籍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组织新建的见解卡片: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兴趣和认知会随着时间推移、经验积累以及接触新信息而发生变化。因此,知识点卡片或见解卡片不应被视为一经完成便不可更改的最终版本,而应当被看作是灵活的、常用常新的工具。可以根据自身新的理解、经验和学习,随时对卡片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思考。

最后

I.N.F.O读书法本质上是一个将书籍中的知识从转化到再到的过程。

首先,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累积文本中的信息;接着,通过整理读书笔记,摸清书的脉络和整体叙事;然后,提炼要点,制作知识卡片,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可理解的知识点;最终,在定期回顾和关联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如同将零散的点连成线、织成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理解的加深,它也可能不断迭代,毕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不断进化的过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