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教育】5岁是建立安全意识好时机!专家建议:教孩子掌握5个危机处理方法
【行为教育】5岁是建立安全意识好时机!专家建议:教孩子掌握5个危机处理方法
5岁的小朋友即将迈入小学,离开父母身边独自接触更大更广阔的世界。除了马不停蹄地学习新知识,生活常识也是不可忽略的技能之一。国外育儿专家就分享了5岁儿童应该掌握的5项生活常识,以建立儿童的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保护他们避免受到更多伤害。
Photo from MamiDaily
儿科专家:5岁孩子应掌握这5件事!
父母总希望保护好孩子,不让他们太早接触残酷的成人世界,然而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始接触更多的人事物,父母已经无法时刻保护孩子。国外儿科专家Christina Johns博士就指出,儿童进入5岁阶段,正是情感发展的关键里程碑,这也是父母建立孩子责任感的最佳时机。对此,她就提出了5岁小朋友应该掌握的5个关键事项,以建立儿童的责任心及界限感,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一、掌握个人及父母基本信息
这个阶段的小孩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及记忆能力,因此父母有必要确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基本信息,甚至能够背诵父母的姓名、地址、联络号码等。父母可以花点心思将以上信息编成朗朗上口的旋律,好方便孩子背诵,就比如学习字母歌一样,必定能牢牢记住。这绝对有助于孩子面对走失情况时联系上父母。
Photo from MamiDaily
二、丢失时学会求助
孩子走失时,父母一般会教导他们待在原地等待,但面对慌乱的情况,这或许是比较难做到的事情。专家就指出,这时候可以教导孩子第二种求救方法,那就是尽量向身边有孩子的“父母”寻求帮助,这时候若是能记得自己父母的联系方式,就能请对方帮忙联系。此外,也可以教导孩子认识穿警察或保安制服的人士,危机时亦可向他们求救。
三、对门外的人士保持警惕
小朋友对门铃、铃声都有特殊的反应,加上“开门”会被当成很有成就感的任务,部分小朋友甚至非常喜爱代劳父母去为宾客开门。然而父母需要教导孩子分辨何时是安全情况,培养孩子界限感,让他们学会说“不”。比如只有在父母确认门外人士是熟人后才可开门;若是父母不在家,请确保孩子保持危机感,切勿擅自为别人开门。父母也需要解释背后的危险性,好让孩子们谨记。
Photo from MamiDaily
四、了解家居危险
做家务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界限感的关键?5岁小朋友已有动手能力,这时候可让他们在父母帮助下完成一些简单家务,不仅能让孩子们体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够间接让孩子们听懂指令及明白事情的危险性,比如在厨房,使用刀具、电器就必须有大人介入,攀爬高处也需要有成人看守等。另外,烫衫时使用的烫斗、开了火的煮食炉、盛满滚水的电热水煲等,都应当远离。
Photo from MamiDaily
五、懂得拨打急救电话
教导小朋友学习拨打紧急电话非常重要,但也是经常被忽略的举动!毕竟我们无法获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若是父母、老人和孩子独处时发生意外,小朋友也能成为救人英雄。除了让孩子们牢牢记住急救电话号码,也可以通过情景剧教导孩子何种情况需要他们拨通电话,并确保孩子们懂得正确使用电话。
Photo from MamiDaily
希望以上的育儿贴士能够让小朋友提高安全意识,通过训练,也能提高孩子自我判别危险意识的能力,让孩子们的应变和解决能力提升,在必要时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