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幼儿园创编甲骨文广播操: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云南幼儿园创编甲骨文广播操: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在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第一幼儿园,老师们创编了一套独特的广播操——《甲骨文韵之十二生肖》。这套广播操将甲骨文与体育锻炼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你见过用甲骨文“做”的广播操吗?在玉溪市江川区第一幼儿园,老师们创编了一套名为《甲骨文韵之十二生肖》的广播操。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来模仿象形文字甲骨文,并通过跑、跳、蹲、踢等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这套广播操源自一次教学。老师们在沙盘上演示甲骨文时发现,这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像是一个个小人儿摆出的动作,因此萌生了编排成操的念头。在创编遇到瓶颈时,老师们还会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用肢体语言动作表达他们对甲骨文的理解。
幼儿园教师坝希希说:“幼儿园的孩子们虽然还不识字,但思维里有对象形文字天然的理解方式。他们可能还不会写字,但却会画。”
园长师玉萍表示:“现代人常用手机、很少书写,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对文字的兴趣。这个阶段他们还不太会认也不太会写,但至少对我们国家最古老的文字有了概念。童年的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而传统文化能够让孩子们自信,因此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必要。”
据师玉萍介绍,幼儿园每周都会有不同的体育活动,每隔一段时间老师们都会编排新的广播操。除了甲骨文操之外,还有包含除草、犁地、耕田等动作灵感的农田操,以及以花木兰为主题的广播操等。
与此同时,幼儿园里的大部分区域都被设计成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比如,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锻炼孩子们的运动能力,户外草坪上架设了空中走廊,小路被设计成了弯弯曲曲的样子。甚至,学校专门留的一块区域成了被孩子们称为“花果山”“水帘洞”的模拟山地。院子里的杨梅树是每年春夏之交时最受欢迎的地方,幼儿园会举办“杨梅节”,孩子们要开动脑筋想各种办法自己上树摘杨梅,并把它们加工成冰淇淋和朋友、家人分享。
无论是充满想象力的甲骨文操,趣味性十足的采摘游戏、课间活动,还是幼儿园各个角落里的运动器材,都体现着“玩”的重要意义。快乐、健康、好玩、有爱,这就是孩子们最好的童年。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