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句式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言文常用句式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enbiwu.com/yuanchuangzw/wenyanwen/k59mv6.html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其独特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至今仍影响着现代汉语的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用的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特殊双宾语、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省略句以及习惯句式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精髓。
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 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 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 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者~也”都不用。如:
- 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 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 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 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 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 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 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 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 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 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 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糜”,被举荐为孝糜。
-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 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 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èi)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 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 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 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 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 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 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 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 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 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 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 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 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
- 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如: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 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如: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
-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为什么要攻打呢?
- ……孰与……?
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
-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所……,无所……
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如:
-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
-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
- 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
-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
-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
- 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
热门推荐
新生儿视力范围是多少
摆渡车几百米收费10元 景区内没有无障碍通道 潭柘寺景区服务设施待完善
燕青与李师师:水浒传中的社交智慧
从400家AI初创公司,我看到了这四个创业趋势
随身WiFi辐射有多大?一文读懂WiFi辐射真相与防护方法
用了可吸收线皮肤手术缝合就一定更好吗?
鼻出血自我应急处理与预防
警惕!“聪明药”不能帮助高考上分,还可能违法
肾毒性药物都有哪些
Steam上最经典的多人沙盒生存建造类游戏盘点
国际空运与航空货运:提货流程全攻略
抖音短视频中前置摄像头的优势与用户互动的重要性分析
三角洲行动M14改装攻略:提升便携性与精准度的实用指南
光速那么快,究竟是怎么测出来的?
悬空vs落地,电视柜选择难题?
日本富士山附近连发两起地震 两次地震均未引发海啸
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方法详解
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区别
分手后挽回感情:15种错误行为要避免
Excel表格怎么自动计算电费
期货中的对冲操作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的风险如何评估?
潮汐是如何形成的?揭秘月球引力与地球自转的科学奥秘
知乎盐言故事放榜,影视剧IP注新血
巩膜镜患者配戴援助项目来了 这三类人可受益!
你知道《斯卡布罗集市》背后的故事吗?比想象的还要精彩!
农村宅基地确权归哪个部门管?详细解读来了
税务师事务所:专业服务,助力企业税收优化
基金的持仓情况如何分析?基金持仓的变化对投资有何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的三个阶段(附武强颈肩腰腿保健操腰部动作)
劳动合同未写公积金是否有效?法律这样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