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期服用HIV抗病毒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期服用HIV抗病毒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9EAIQV0514M13E.html

长期服用HIV抗病毒药物(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因药物种类、个体差异及用药时间而异。以下是综合现有信息的分析:

一、对肝功能的影响

  1. 药物肝毒性
    部分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如替诺福韦(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奈韦拉平(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等,可能导致肝炎或肝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轻则转氨酶升高,重则可能发展为肝炎或肝功能衰竭。
    监测与处理:需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若出现异常,医生可能调整用药方案或加用护肝药物。

2.其他因素
HIV感染者常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可能加重肝脏负担,需特别注意药物选择及联合治疗风险。

二、对肾功能的影响

  1. 肾小管损伤与代谢问题
    核苷类药物(如替诺福韦)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肾脏近端小管功能,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低磷血症,甚至慢性肾病。
    监测指标:定期检查肌酐、尿蛋白、血磷水平,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为肾毒性较低的药物(如丙酚替诺福韦)。

  2. 个体差异与风险人群
    老年患者、已有基础肾病或糖尿病者风险更高,需更密切监测。

三、其他相关副作用

  1. 代谢紊乱
    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可能引发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抵抗,间接影响肝脏代谢功能。

  2. 胃肠道反应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恶心、腹泻等,虽不直接损伤肝肾,但可能影响营养吸收,间接加重器官负担。

四、管理与预防建议

  1. 定期监测
    肝功能:每3-6个月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等。
    肾功能:监测肌酐清除率、尿常规及血磷水平,尤其在使用替诺福韦时。

  2. 药物调整
    若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医生可能更换药物(如从替诺福韦换为丙酚替诺福韦)或联合护肝/护肾治疗。

  3.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避免酒精:防止叠加肝损伤。

  4. 新型治疗方案
    长效注射药物(如卡博特韦、利匹韦林)可减少用药频率,可能降低肝肾毒性,但需注意注射部位反应。

五、总结

长期HIV治疗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尽管部分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定期监测、及时调整方案及健康管理,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副作用。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确保治疗持续性和生活质量。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