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奏疏“边务八策”
王阳明奏疏“边务八策”
《陈言边务疏》是王阳明于弘治十二年呈给皇帝的一篇奏疏。当时边患紧张,王阳明奉命到关外考察调研后撰写此文,内陈“边务八策”。
痛陈时政之弊
王阳明指出,如今的大患在于大臣们外托慎重老成之名,内为固禄希宠之计,左右之人内挟交蟠蔽壅之资,外肆招权纳贿之恶,相互勾结,形成不良风气,压抑了正大刚直之气,养成怯懦因循之风,导致国家衰耗颓塌。
边务八策
蓄材以备急:认为将领关乎军队胜败,如今朝廷推举人才仓促,缺乏韬略统驭之才。应让公侯之子集中受文武教育,武学生中优秀者可晋升至此共同学习,兵部侍郎等也应巡边了解情况,以便有急时能有合适之人应对。
舍短以用长:人的才能各有长短,吴起、陈平、管仲、孟明等皆有缺点但终成大事。边关有因过失被弃的骁勇强悍将士,如今可用其立功自赎,他们熟悉边事,更易成功。
简师以省费:兵法云出兵日费千金,如今御敌不能因粮于敌,且当时出师时机不佳,兵贵精不贵多,可精简军队,让部分士兵归京,既省费用又不失军威,还可在边塞募兵。
屯田以给食:兵以食为主,边关转输损耗大,军官坐食加重边困。可让京军到三边屯田,寇至则作战,寇去则务农修工事,既能减少运输压力,又可持久防御。
行法以振威:以李光弼、狄青斩将为例,指出如今边臣失机却常脱罪,导致军法不行、军威不振。应斩杀丧师者,禁止头目渎扰侵冒,以正军法,激励士卒。
敷恩以激怒:杀敌需激发士气,如今军队失利、士气低落,应抚恤士兵及其家属,选拔强壮之士,宣示国恩,激发仇恨和大义,悬赏鼓勇,使其同仇敌忾,增强兵势。
捐小以全大:兵法有舍小取大之意,如今虏势方张,会设诈诱我,而边关守帅难辨虏情虚实,若许其便宜行事,不计较小挫失,养威待时,则我师常逸而兵威无损。
严守以乘弊: 古之善战者先求不败,待敌可胜。需加强防守,巩固边防,使敌人无隙可乘,待其出现破绽再出击,以获全胜。
本文原文来自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