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这些应急知识,你必须知道!
防灾减灾,这些应急知识,你必须知道!
在自然灾害面前,掌握正确的应急知识和自救技能至关重要。无论是地震、火灾,还是洪水、雷电等灾害,了解如何正确应对可以大大增加生存的机会。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各类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地震
如何应对?
在家中
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
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旁边,如:桌、床等
也可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等
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蹲下或坐下,尽量卷曲身体。注意保护头颈部
公共场所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
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被困废墟
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
不盲目呼救,节省力气,用敲击的方法呼教,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
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候救援
火灾
如何预防和应对?
预防火灾
安全用火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在寝室不使用违规电器
出门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不在楼道、阳台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
公共场所
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
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
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高层建筑
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不要强行下逃,可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援
如被困呼救无效,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引起别人注意
洪水
有何征兆?如何应对?
有何征兆
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
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般的水声
洪水来临时
如时间充裕,应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空的饮料瓶、塑料桶、篮球、树木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
落水自救
不要慌张,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头部浮出水面,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
如不会游泳,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
如在水中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车内进水,车门打不开时,不要砸前挡风玻璃,应该击打车窗玻璃四角。如车窗打不碎,就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雷电
如何应对?
室内防雷
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尽可能地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室外防雷
找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
远离树木、电线杆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
车内防雷
不要将车停在空旷的空地或高地上,或是树下、高大的烟囱下
不要忘记收回汽车天线,并切记关掉发动机引擎和收音机等设备
不要轻易下车,并关好车门车窗
不要触摸车窗把手、挡杆、方向盘等,把双手放在大腿上
地质灾害
如何应对?
发生前兆
崩塌发生前:崩塌的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塌发生;崩塌的根部出现新裂痕,有时可闻到异常气味;如果崩塌的是岩体,不时可听到岩石撕裂、错碎声;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滑坡发生前:滑坡后缘裂缝急剧扩大,并不断出现新裂缝,滑坡体后部快速下挫,四周土(岩)体疏松;
滑坡体前缘出现放射状裂缝,土(岩)体隆起,前缘底部出现泉眼,水色浑浊;
建在滑坡体上的房屋地板、墙壁出现裂缝,墙体歪斜,水井出现水体浑浊或干枯;
滑坡体上树木出现歪斜,动物出现惊恐等异常现象。
如何自救
留意前兆早防范
积极自救别惊慌
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做哪些工作?
1.密切注意由灾害可能引发某些生命线工程(如公路、铁路、发电场、供电、供水管线、通讯设备、电台、渠道等)的此生灾害甚至第三次灾害,如火灾、洪灾、房屋塌陷等的可能性。
2.加强对灾区的勘察,对危害情况实施修复、加固工程,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3.酌情限制车辆和行人通行、组织危险区群众迅速撤离。
4.因灾害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掌握应急避险技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把灾害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