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从奥运赛场到家庭保健,传统疗法的科学解读
拔火罐:从奥运赛场到家庭保健,传统疗法的科学解读
拔火罐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际体育赛事中频频亮相,不仅受到运动员的青睐,也引发了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这种古老的疗法到底有什么功效?自己是否适合在家拔罐?罐印的颜色又代表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拔火罐的科学知识。
游泳运动员为什么偏爱拔火罐?
所谓拔火罐,就是中医的拔罐治疗,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
拔罐法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古称“角法”。“角法”就是人们利用牲畜的角,如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状,底部磨平,以角做成罐。
夏天是一年之中最适合拔罐的季节,因夏天降雨比较多,体内湿气较重,在这个季节拔罐可以最大程度去除体内过多的湿气,有利于身体健康。“一般7到8月是一年拔罐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我们常常看见游泳队运动员身上有拔罐印?长期在水中进行训练的游泳、跳水运动员们,他们所在的水池虽为恒温,但仍属寒性。通过拔火罐,则可达到驱散风寒的效果,由此来帮助运动员们祛除疾病,强身健体。
自己能在家拔火罐吗?
拔罐的适应症确实非常广泛,包括常见的夏季日常养生保健,还包括常见的病症如颈椎病、腰椎病等颈肩腰腿痛; 肥胖症;疮疡、痤疮;感冒、发热、咳嗽及其他肺系疾病;面瘫、神经性皮炎等等。
虽然拔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适用,但也有例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贫血者、月经期的女性、孕妇,还有体质较弱人群,如患有心脏病者,不可拔罐;同时,皮肤过敏、皮肤有破溃、醉酒者等也不宜使用。值得注意的是,3岁以下儿童及有基础疾病、体质较差的老人也不建议拔罐。
另外,拔罐作为中医常用的一种传统治疗手段,很多人甚至学习后在家里上手为家里人治病养生。不过,门诊上也有很多因操作失当的反面案例。前不久,就有一位成都中年男子因在家私自拔罐,由于拔罐频繁且留罐时间过长,导致皮肤出现水泡,在处理水泡时,又因方法不得当,出现了皮肤感染。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火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取下。一般来说,气罐比火罐操作更简单,很多人图方便喜欢在家自己操作。殊不知,虽然气罐发生烧烫伤或感染的概率要小一些,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
罐印越深代表身体毒素越多吗?
拔罐前应该排净大小便、不宜过饱或空腹;要做好清洁准备工作,拔罐的部位和用具必须提前消毒。
拔罐时需要注意:
- 拔罐时间一般在10到15分钟,不宜留罐时间过长;
- 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同一部位进行再次拔罐,以皮肤瘀斑退为标准;
- 如果不在同一部位,夏季的拔罐频率也不应超过一周一次,秋冬季不要频繁拔罐;
- 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 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数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另外,根据罐印颜色可以判断身体状况。罐印紫黑,表示有血瘀、气滞的病症;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表示有寒凝血瘀的现象;罐印偏红色,考虑有热症。另外常见的罐体内壁有水汽或者皮肤上出现一些水泡(除操作不当导致外),表示该部位湿气比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