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令学生学习更有效率?
如何令学生学习更有效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的喜欢用眼睛看,有的喜欢用耳朵听,还有的喜欢动手操作。了解这些学习方式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为什麽孩子读了很多遍书,仍是无法记进脑子里呢?为什麽每天花了那麽多时间来温习,总是成绩不如理想呢?其实学习的成效并不仅取决于勤奋努力,和花在温习的时间多少,而在於孩子能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去提升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和工具,如运用得宜,自会事半功倍。否则,即使费力气去苦干,也是徒劳无功。那么,究竟什麽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呢?
其实,这需要按个人不同的特性而有所分别,简单而言,最适合自己 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学习方法种类繁多,任何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学生要学习得好,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
上图为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Rockville Maryland)特殊诊断研究中心(Specific Diagnostic Studies, SDS)测试得出的“学习方式分析图”。该中心曾针对美国、香港和日本等地共五千多位国小五年级至高三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出研究而得出以上结果。
该中心强调,上面的分析图只代表总体的平均率,若从每个学生的分析图显示,三个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佔一定的百分率,大多数人都把这三种学习方式加以组合运用,大多数中小学生倾向通过运动触觉学习,而成年后则较偏爱以视觉感官学习。
不同学习方式的特征和协助方法
视觉主導学习特徵
视觉主導的人能把形象化的影像记在脑海里。视觉学习的孩子要透过“看”教材来学习,他们喜欢阅读课本,注意文字和图书,以及抄录习作内容。在学习时,家长宜将学习材料转化为图表、流程图或撮要重点的方式來帮助他们记忆。
视觉主導的人可以用以下的方法來协助学习:
- 把资料转化为形象化的温习工具,如:图表与图画。
- 尽量利用图片來帮助温习及记忆。
- 用不同的颜色來制造自己的温习工具。
- 手抄资料及课文,用自己的笔跡來帮助温习及记忆。
- 尽量把重要的资料及指引记录下来,以便日後翻看。
聽覺主導學習的特徵
聽覺主導學習的人有很強的聽覺記憶,能把課堂上聽到的細節牢記。聽覺學習的孩子要透過「聽」的方式學習,適合以講述為主的教學法。他們喜歡留意老師課堂的講解,以收聽聲音或有音樂伴隨的情況下學習。他們在抄寫和溫習時喜歡誦念文句;家長可鼓勵孩子大聲朗讀課文,並嘗試解釋給別人聽。此外,將學習的內容錄下來,然後播放,都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聽覺主導的人可用以下的方法來协助学习:
- 高声背诵或阅读。
- 把资料用录音机记下。
- 在背诵时加上节奏及运用韵律。
触觉/动作主導学习的特徵
触觉/动作主導学习的人,能用身体及肌肉的活动,來帮助学习。亲身的工作体验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触觉/动作主導学习的孩子较好动,喜欢透过肢体的活动來学习。他们在学习时会发出一些声音,例如:用脚敲踏/拍打地板或玩弄笔桿、摇晃椅子和咬笔等,阅读时喜欢用手指著读课文來读,他们应多参与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
动作主導的人可引用以下的方法來协助学习:
- 尽量利用手作的体验及肌肉活动來加强记忆。
- 温习时用夸大的动作來帮助记忆。
本文为转载自教育局《如何提升学童的读写能力家长培训课程—导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