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实用的记笔记技巧:从逻辑到工具的全方位指南
最实用的记笔记技巧:从逻辑到工具的全方位指南
记笔记是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但如何才能记好笔记呢?本文将从记笔记的原始逻辑出发,结合实用的工具和技巧,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做笔记的原始逻辑
在我们做笔记前,一定要思考一个东西的本质,其中包含三个点,也就是它是什么,为什么用它,以及怎么用。
举个生活例子:你有一个苹果,你要思考苹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吃它,以及怎么吃它。
了解这样的基础逻辑,可以开始进入正题。
内容复述
我们在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不是把官方原话套在我们的笔记里,而是要在自己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话去记录下来,这样才是自己的东西。并且能用图去记录就别用文字,大脑天生喜欢视频,图片的东西去刺激神经元。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很繁琐,其实只有这样你的脑子才会记忆深刻,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内容结构
记笔记的框架我们需要采取内容结构化的形式,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结构加MECE法则。
那么我来解释什么是自上而下和MECE。
我还是用水果举例子解释自上而下。
比如抛给你一个问题,水果有多少种。
如果你这时候脑子里出现,西瓜,苹果,香蕉,梨子...等等数不清的水果,你会很混乱,也会混淆他们。
如果你结构清晰的按如下图去绘制,那么你的脑子会很清晰,并且也更容易去记住他们。
这其实就是自上而下结构化的好处,它让你的思路清晰,并且减少犯错的几率。
但是很多同学知道什么是结构了,又不会分结构该怎么办。
比如知道我们要了解水果,可是不会分有没有果核这俩个结构。
这时候MECE法则可以帮到我们,MECE法则: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
大白话说就是你分的结构,一定要包含所有。
就如水果,分成有果核和无果核,那么有果核和无果核就包含了所有水果的类别,那么它就是一个合格的MECE结构。
再举个例子,如下图:
其中图二不合格是因为,老人和小孩并不能包含人类这个类别,所以这样的结构就不符合标准。
所以自上而下加MECE可以解决我们大部分的笔记结构问题,而结构后的细节描述可以采用文章最开始写的笔记逻辑那三点去描述,当然也不是说非要三点都写上,大家可以酌情挑重点写,只要有有利于我们学习并且理解的写上去就没毛病,这样我们的笔记就可以顺利的记录并且结构清晰明了。
记笔记工具及实战技巧
推荐工具
- Xmind思维导图:首推的结构化笔记软件
- Snipaste:截图工具,可以边截图边做笔记,并且复制到思维导图或者文章中
- AI工具:可以提炼重点信息,帮助你结构化笔记
实战篇
我们就以这篇文章为例子去做,在我们看完了这篇文章后,首先想到的主题就是做笔记的逻辑。
那么我们就以这个主题去展开。
接下来就是分结构,我们需要先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并且用结构化去概括它。
大概可以用笔记思路和笔记结构去概括。
接下来就是笔记思路的结构和笔记结构的结构概括。
这样的循环可以直到你觉得已经够清晰了为止。
比如一些结构的描述,像自上而下的具体描述你可以写在文章里,也可以继续分是什么,为什么用它,以及怎么用这样的结构去写在导图后面,取决你的需求。
譬如我是因为想写csdn文章,所以我把具体描述写在了文章中。
如果你是学别的东西,可以把具体描述就放在结构后面,方便查阅,就不用还去翻具体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