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外是如何评价中国志愿军的?德国军事专家们:有八大不可思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外是如何评价中国志愿军的?德国军事专家们:有八大不可思议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6041085_121160109

朝鲜战争是百年来第一次有西方军队被来自东方的武装力量击败,而且击败的还是代表西方军事力量巅峰水平的美军。战争结束后,无数西方军事专家开始研究这场战争,试图找出志愿军在明显劣势下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其中,德国军事专家总结了八个"不可思议",表达了对志愿军的惊叹。


志愿军俘虏美军

1. 中国居然真的会出兵干预

在志愿军入朝参战以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军事实力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根本不关注中国这样一个弱国的军事发展。甚至当时很多德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清朝年间,要知道德国和民国还有好几年蜜月期,算是对中国最了解的西方国家了,德国对中国都如此轻视,更别说其他西方国家。

所以志愿军在朝鲜正面击败美军后,对他们是有着极大震撼的。也是在朝鲜停战以后,德国乃至整个西方的军事界再也不敢轻视中国,如果说德国代表着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轻步兵巅峰,中国毫无疑问在五十年代接过了这个位置。


志愿军

2. 国民党军人的表现

国民党军人的表现,这里的国民党军人并不是龟缩在台湾省的残部,而是志愿军中那些前国军。德国人对中国军队的很多印象都来自国军,他们也知道国军部队的战斗力有多么低下。但就是同一批人,有了志愿军的新身份后,却变成了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忠诚战士,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获得胜利,如此巨大的转变让德国军事专家感到无法理解。

其实这些前国军之所以会实力大涨,是因为我党为他们解决了一个上阵打仗最重要的思想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而战。过去国军士兵加入军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但在志愿军,他们的目的却是保家卫国,思想上的高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志愿军

3. 志愿军堪称变态的体能和军事素质

志愿军创造过一个几乎不可能被打破的记录,志愿军在14个小时内完成了72.5公里的急行军。更让人感到惊叹的是,在经过这段堪称疯狂的行军后,同一支志愿军部队没有经过任何休整就直接投入战斗,这完全就是违背常识的强悍体能。如果考虑到当时朝鲜战场动辄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志愿军可以说是一支让人感到畏惧的军事力量,没有任何西方军队敢说自己能做到同样的事。即便是德国军队这样代表西方军事纪律巅峰的强军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在志愿军的身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志愿军

4. 坑道战术体系

坑道战模式对德国人来说很好理解,这是一种全面升级后的堑壕战,在没有丢失战壕隐蔽作用的前提下空前提升了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弥补了堑壕战的固有缺点。坑道战在朝鲜战场的作用是对传统作战模式的碾压,因为坑道战的出现,美军的飞机大炮彻底失去了作用,无论如何狂轰滥炸,也无法动摇志愿军的防御体系。志愿军能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就和坑道体系分不开,直到今天西方军事专家也没有找到一种有效克制坑道站的办法。


志愿军

5. 夜战能力

朝鲜战场的夜袭成为了美军的梦魇。以至于战后美军开始极为执着的提高自身的夜战能力,并利用高度普及的夜视装备在现代实现了夜间战场的单向透明。如果不是在战场上吃了志愿军的亏,美军还不至于如此疯魔的提升夜战能力。


志愿军

6. 后勤能力和对战场的适应能力

志愿军的后勤极差,但随着战事的推进,志愿军竟然也能保住后勤的延绵不断。而且在异国他乡,面对根本没有交锋过的敌人,志愿军竟然能极快地适应战场环境,了解对手特点,这可不是随便一支军队可以做到的。


志愿军

总之,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表现让西方世界对中国军队的印象彻底改观,朝鲜战争的影响延续了数十年时间,此战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敢于轻视中国军队。即便是在美军对华军事优势最大的时候,美国军队也不敢轻启战端,朝鲜战争的确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资料来源:

  1. RedChinaisnotthepowerfulnationseekingtodominatetheworld.Frankly,intheopinionoftheJointChiefsofStaff,thisstrategywouldinvolveusinthewrongwar,atthewrongplace,atthewrongtime,andwiththewrongenemy.
  2. [美]莫里斯·艾泽曼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130
  3. 刘金质,梁守德,杨淮生;王杰,王炳元,李石生等.国际政治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09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