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怎样运动才科学?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怎样运动才科学?
“薛定谔的猫,巴甫洛夫的狗,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反映了“饭后百步走”这一传统养生理念的深入人心。但“饭后百步走”真的靠谱吗?饭后怎样运动才最科学?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
医学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孙悦礼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虽然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实际上并非指的是饭后立即走路。因为在饭后,胃部正处于充盈状态,血液主要供应到消化系统,如果立即进行运动,会使血液流向其他部位,导致消化不良。因此,适当延迟运动时间,可更好帮助消化。
有研究表明,进行短暂的步行运动可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血糖飙升,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特别是对于体检总能查出“三高”,但还没有被套上各种疾病诊断的“亚健康人群”来说,饭后适度走走,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降低血糖水平,从而维护身体健康。
饭后如何科学运动?
首先,对于运动时间点的选择,一般建议在饭后60-120分钟进行运动效果较好,因为这时血糖水平最高,有利于运动后的血糖控制。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次,对运动强度的选择,因人而异,根据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来确定。糖尿病、肥胖等人群可咨询医生,根据专业指导进行运动锻炼,更有效果。
与其“吃撑”以后多走路,不如尽量避免“吃撑”!
如何避免“吃撑”?
细嚼慢咽:一不小心“吃撑”,最主要原因是吃得太快了,等大脑发出“够了够了”的信号时,为时已晚。所以,避免“吃撑”的方法就是——细嚼慢咽。
分餐制: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每人一个圆盘,根据主食、蔬菜和肉类的推荐比例盛上,不仅可以总量控制,还能做到营养均衡。
吃动结合:国医大师施杞教授的养生秘诀中有两句话非常精炼:“饮食不偏要有度,迈开大步多活动。”每顿少吃一两口很重要,年龄越大越要做到八分饱甚至五分饱,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另外,利用碎片时间适度运动,避免久坐,多用肌肉和大脑,这样才能在吃动平衡中实现健康生活。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