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第一大企业诞生:超越魏桥,碾压海尔,相当于5个万华7个万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第一大企业诞生:超越魏桥,碾压海尔,相当于5个万华7个万达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678270_122153079

最近,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8600亿的营收总额登顶2024山东企业百强榜单。
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山东企业的记录,也将山东能源集团推上了全国乃至全球能源企业的舞台。

它成功超越了魏桥、碾压了海尔,其营收更是相当于5个万华化学、7个万达控股的总和。这一辉煌成果的背后,山东能源集团无疑已成为山东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

但是,当我们为这一巨头的崛起感到振奋时,也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巨无霸企业的崛起,是否真的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是掩盖了山东经济发展的短板?

在最新的2024山东企业百强榜单中,山东能源集团以8600亿元的营收遥遥领先,比排名第二的魏桥集团多出3000亿元以上。这种差距犹如巍巍泰山与低矮丘陵,让其他企业显得力不从心。

不过,当我们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审视这一成绩时,或许可以得出另一番结论:山东经济大而强的特质,或许掩盖了小而精的不足。

山东能源集团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源产业的资源整合以及山东省政府的战略支持。2020年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的重组,奠定了这一巨头的基础。但另一方面,这种超级企业的快速崛起,也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山东经济的头重脚轻现象。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山东百强企业的营收总额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据了75%以上,而中小企业的贡献相对薄弱。尤其在创新领域,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24》,山东中小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仅为江苏的60%,其技术创新能力长期处于全国平均线以下。

这样的结构化问题意味着,一旦头部企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山东经济可能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力的主要来源,但在山东,许多中小企业在头部企业的光环下显得黯然失色。以山东能源集团的供应链为例,其下游供应商多为依赖单一订单的小型企业。一旦集团减少采购或转型新能源,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有业内人士透露,山东能源集团重组后的三年间,其下游供应商数量缩减了15%,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技术转型不及时,逐渐被排除在产业链之外。

产业链的失衡,不仅让大企业更大,也让小企业更难。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传统能源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山东能源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之一,近年来也积极拥抱新能源转型,但这一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

自2020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累计投资超过600亿元用于新能源项目的研发与部署,包括风能、光伏发电以及氢能等领域。截至2024年,其新能源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已达到15%,同比增长30%,成为全国能源企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但另一方面,这种转型的经济回报却不容乐观。根据集团财报,新能源业务的毛利率仅为7.2%,远低于传统煤炭业务的25%。如何在低碳目标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是山东能源集团未来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与全球领先企业相比,中国能源企业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普及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以碳捕捉与储存技术(CCUS)为例,山东能源集团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仅占总研发经费的5%,远低于欧美国家能源巨头15%的平均水平。

麦肯锡的2024年报告指出,中国能源企业在CCUS技术的普及上平均落后欧美三年以上,这意味着,即便如山东能源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其绿色转型的步伐仍显缓慢。

山东能源集团的崛起,毫无疑问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果我们放眼更大的经济格局,会发现山东经济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平衡与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挑战。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型经济。而在邻近的江苏省,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则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板。

2024年,江苏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万家,而山东仅为3万家。更重要的是,江苏的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5%,而山东仅为55%。这种差距不光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也反映了两省在产业结构弹性方面的巨大差异。

如果说山东能源集团的成功是山东经济塔尖的胜利,那么中小企业的成长则是决定塔基稳定性的关键。未来,山东需要通过政策支持、融资便利和技术赋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例如,在德国工业4.0战略中,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大企业共享数据资源,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这种模式或许也可以为山东提供借鉴。

山东能源集团的成功,不光是一家企业的胜利,也为中国其他省份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样本。如何将山东能源集团的经验转化为山东模式,值得深入探讨。

山东能源集团的崛起,离不开山东省政府在资源整合、政策扶持和战略布局方面的引导。但未来,山东需要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减少行政干预对市场竞争的影响,让更多企业有机会崭露头角。

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的江苏、河北形成了天然的经济联系。未来,如果山东能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通过基础设施联通和产业链整合,将为整个区域经济带来更大的增长动力。

山东能源集团能够登顶,这不光是一家企业取得了成功,更是整个山东省经济的荣耀。不过在这耀眼的成绩背后,咱们得更清楚地看到山东经济发展存在的潜力和不足。

山东要想在未来的全国经济版图中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从单一的大而强模式,向多而精迈进。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的隐形冠军,才是山东经济真正的未来。

如孟子所言: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山东能源集团已经登高远眺,山东经济的下一步,则是向下扎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