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技能交流,共筑友好桥梁:上海合作组织职工技能大赛聚焦未来
深化技能交流,共筑友好桥梁:上海合作组织职工技能大赛聚焦未来
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背景下,技能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视为促进友谊、深化合作的关键渠道。近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来自14个国家的参赛选手在这里相聚,以赛促学,通过全面的技能竞技,共同为构建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比赛,以精湛的技能相互交流”,乌兹别克斯坦的技工诺济姆·易卜拉季莫夫在比赛中如是说。他的话不仅是对比赛的总结,也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建设者们共同愿景的映射。在这场技能的嘉年华中,各国选手通过一系列高难度的任务展示了他们的技术水平与团队合作精神,如为工业机器人安装夹具、编程和调试等,体现了新兴工业技术的高精度与高效率。
本届大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设置了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智能制造工业控制和装配钳工等三个赛项,旨在围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经济发展与技能需求的实际,促进技能的交流与提升。正如来自白俄罗斯的电气工程师吉尼斯·库列夫所说,比赛不仅复现了工业电机的组装,还让赛场上的每一个环节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除了技术层面的较量,选手们在比赛期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同样丰富多彩。柬埔寨的劳动和职业培训部官员布拉占达拉勒表达了对活动的赞赏,他计划将此次参赛的经验融入该国的职业培训课程中,以推动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的交流,参与者不仅获得了高级的职业技能,还收获了跨文化的友谊。亚美尼亚工程创客空间的代表阿拉伊克·阿瓦良指出,通过专题讲座、实操训练和文化参观等环节,他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正如我们的共同愿景所指向的,普及职工的技能和经验分享将促进各国间更为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顾问贝胡鲁兹·莫赫塔里表示,职工技能大赛为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技能人才的交流合作铺设了重要的桥梁。
纵观本届大赛的发展,七年前中方首次提出的职工技能大赛如今已成为相互学习与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中华全国总工会也通过技能交流营、工匠研修学堂等系列活动,提高了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使工人们在多面的技能提升中受益无穷。
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的交流合作,不断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技能赛既促进了各国劳动者的相互学习,也在心灵上构筑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时代在变化,技能的相互交流、互鉴与提升将成为我们共同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力量。这个赛季的精彩赛事,将永远镌刻在参与者的记忆中,而精湛的技术与深厚的情谊,必将通过每一个参赛者的双手,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