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魏徵到荀子的治国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魏徵到荀子的治国智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enwuji.com/renwu/19609.html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出自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魏徵,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是隋唐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以直言进谏著称,与唐太宗共同创建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被后人尊称为“一代名相”。

相传某天风和日丽,唐太宗李世民召见魏徵,问道:“为何自古取天下容易,而守天下却非常困难?”魏徵思索片刻后答道:“臣民只求苟安于世,不想受到刑罚,但他们却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所以得天下民心者方能守住天下。”

然而,魏徵的这番话实际上是对先贤智慧的传承。这句话最早见于荀子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了性恶论。同时,他还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先进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认为,王者之政是一种用贤罢废、诛恶化民的政治,赏罚分明,可以使人人归于礼义。他认为,圣明的君主应具备平政爱民、隆礼敬士的品格和手段。

春秋时期的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古代先贤对群众力量有着深刻的认知。民心所向,所向披靡。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民万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