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然腮红"要不得:红血丝的成因、分类与防治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然腮红"要不得:红血丝的成因、分类与防治指南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76991

爱美的女生总喜欢在化妆时涂一抹腮红,让面色更红润,看起来更娇羞,但是,当你脸上突然多了一层"天然腮红"?是喜是悲?


所谓天然腮红其实是分布在两颊的红血丝,也就是一根根皮肤内的小血管一直处于扩张状态,它们像迷你版的"蜘蛛网",在皮肤表面形成红色或紫色的线条。除了面颊,鼻头、下巴、额头等部位也好发。

红血丝的形成主要与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有关。毛细血管是我们身体最细小的血管,位于皮肤的真皮层。当这些毛细血管因某些原因变得脆弱或扩张时,就会在皮肤表面显现出来。

造成红血丝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幕后黑手":

  1. 遗传因素:如果你的父母有红血丝,那么你也有可能继承这种皮肤特质,爹生的妈给的就是这个道理。
  2. 环境因素:过度曝晒、寒冷风吹、空气污染等都可能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受损,从而形成红血丝,这些外在环境刺激强迫皮肤挑战极限,结果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
  3. 生活习惯:长期饮酒、吃辛辣食物、经常泡热水澡等不良习惯都会让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变得逐渐脆弱,就看谁能经得起"诱惑"。
  4. 皮肤基础疾病:玫瑰痤疮等皮肤疾病本身就会出现红血丝,相较于外界刺激,"内部敌人"更值得加倍关注。
  5. 情绪波动:情绪激动、压力过大等都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红血丝的出现。所以,保持心情愉快也是预防红血丝的一大秘诀。

红血丝虽然看起来都是红彤彤的一片,但根据形成原因和表现方式,也有不同种类型,需要加以区分。

  1. 单纯性红血丝:通常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表现为面部皮肤上细小的红色线条。
  2. 过敏性红血丝:常见于敏感性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如化妆品、花粉等)后容易出现红血丝。
  3. 疾病性红血丝:与皮肤疾病(如玫瑰痤疮)相关,需要专业治疗。

如果已经出现了红血丝,也别沮丧,还是有办法改善的。

  1. 激光:通过光热通原理,让充盈的血管内的血液瞬间凝固,继而被吸收代谢,达到有效祛红的效果,虽然有效,但面对血管的压力和再生能力,往往需要按疗程治疗才能达到满意。
  2. 冷敷:冰袋或冷敷面膜都可以通过局部瞬间的降温缓解毛细血管扩张,减轻红血丝的明显程度。
  3. 外用药物:含有维生素K、B3、芦荟等成分的药物或护肤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修复受损的毛细血管,减轻红血丝。
  4. 加强日常护理:选择适合敏感肌肤的护肤产品,避免刺激性成分,最大程度保证安全。
  5. 中药调理:甘草、银杏等中药具有改善红血丝的功效,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

治疗交给医生,你需要知道的事如何有效预防红血丝,关键点在于保护皮肤毛细血管的健康,以下方法,亲测有效,拿走不谢:

  1. 防晒:无论晴天雨天,防晒都很必要。防晒霜、戴帽子、打伞等按需选择,多多益善。
  2. 温和洁面:洁面产品尽量温和无刺激,对酒精或高刺激性成分一定要避雷。
  3. 合理饮食:减少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水果蔬菜,有助于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
  4. 避免极端温度:冷热交替的环境容易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让自己尽量处于舒适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过冷或过热。
  5. 保持心情愉快:管理好情绪,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对于改善或稳定红血丝,也非常重要!

本文科普内容不能替代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