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婴儿便秘怎么办?饮食、益生菌懒人包!
专家解析!婴儿便秘怎么办?饮食、益生菌懒人包!
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排便问题,表现为排便不频繁(每周少于两次)、排便疼痛或过度用力。对于婴儿来说,便秘不仅影响其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不适和痛苦。本文将从饮食、益生菌补充等方面,为家长提供预防和缓解婴儿便秘的实用建议。
婴儿便秘的原因与症状
足月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36小时内首次排便,而早产儿可能会稍晚一些。90%的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
在出生的第一周内,婴儿平均每天排便四次,但这一频率受到喂养方式的影响:
- 母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天排便3次(每周约23.2次)。
- 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平均每天排便2次(每周约13.7次)。不同配方奶之间存在差异:与牛奶配方奶粉相比,一些大豆配方奶粉容易造成粪便较硬且排便频率减少,而水解酪蛋白配方奶粉则会让宝宝粪便较稀且解便较频繁。
儿童解便问题及分类:
解便问题 | 临床特点 |
---|---|
婴儿便困难 | 0至9个月大的健康婴儿,需用力才能将粪便排出 |
便秘 | 健康婴儿的粪便坚硬、大或颗粒状 |
乳品不耐症 | 健康婴儿,饮食含有牛奶蛋白(母乳或配方奶),解便型态为正常或稀便,伴隨肉眼或潜血和/或黏液 |
先天性巨结肠症 | 新生儿或婴儿,出生时胎便即有延遲排出史(出生48小時後)有便秘或腹脹情形,偶有腹瀉交替直腸檢查可能會發現括約肌緊繃、壺腹部空或狹窄,和/或抽出手指時糞便會爆炸性噴射肛門直腸測壓顯示缺乏直腸括約肌鬆弛反射直腸切片未見神經節細胞 |
肛門內括約肌賁門失弛緩症 | 如上所述,表現和肛門直腸測壓類似先天性巨結腸症,但直腸切片顯示神經節細胞 |
预防婴儿便秘的饮食建议
当婴儿开始补充辅食时,常会发生便秘的问题。这通常是因为在初补辅食时,纤维和液体含量摄入不足。除此之外,乳品不耐症或肛裂也会导致这个问题。
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
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儿和儿童,纤维摄取量的合理目标是每天约5克。这可以通过每天提供几份蔬菜泥、水果和含纤维的婴儿麦片来达到。大多数蔬菜和水果每份大约含有1克纤维,而李子和豌豆最多可提供2克纤维。
米婴儿精致谷物食品的膳食纤维量几乎可忽略不计,但如果是全麦、大麦和杂粮谷物等全谷类来源,以生重20克估算为一份的话,可提供1~2克膳食纤维。
摄取足够的液体
如果婴儿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口腔干燥、皮肤变干、眼睛凹陷、囟门凹陷、嗜睡和昏睡等,可能是有脱水症状。但没有必要为了软化粪便,让宝宝增加超出所需的液体摄取量。
以下是各体重婴儿每天需要摄取的液体量:
- 5公斤婴儿:每天16液体盎司(500毫升)
- 10公斤儿童:每天32盎司(960毫升)
- 15公斤儿童:每天42盎司(1260毫升)
- 20公斤儿童:每天50盎司(1500毫升)
注意配方奶成分
HMO(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母乳低聚糖):母乳低聚糖(HMOs)是母乳中的天然成分,研究表明,HMO可以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健康和功能,帮助预防便秘。
FOS(Fructo-oligosaccharides;果寡糖)/GOS(Galacto-oligosaccharides;半乳寡糖):果寡糖(FOS)和半乳寡糖(GOS)是两种常见的益生元,添加到婴儿配方奶中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且能增加粪便的含水量,柔化粪便,进而减少便秘的风险。
Sn-2 PA(Sn-2棕櫚酸):Sn-2棕榈酸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脂肪酸,模仿母乳中的脂肪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能够帮助改善脂肪和钙的吸收,避免难以消化的钙皂的形成,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问题。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有部分的嬰兒從母乳或配方奶過渡到牛奶可能會引發便秘,如果寶寶便秘是與牛奶有關,建議進行為期兩週的無牛奶飲食試驗,可以使用大豆基底的嬰兒配方奶粉或副食品以鈣強化豆奶替代。如果症狀有所改善,應繼續無奶蛋白飲食6至12個月,然後再重新攝取乳品(包括母乳及配方奶)。
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对于改善儿童便秘有显著效果,尤其在增加大便频率方面。虽然益生菌能显著增加大便频率,但对大便稠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芽孢乳酸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以及后生元,都有助于改善儿童便秘的状况。通过适当使用这些益生菌,家长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减少便秘的困扰。
营养师结论与建议
便秘可由饮食、饮水不足或生理原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质地硬、腹部胀痛及食欲不振。缓解方法包括腹部按摩、适量益生菌及纤维补充。预防便秘可通过适当选择婴儿配方奶和辅食。了解并应对婴儿便秘,让宝宝保持健康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