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适老化产品超过5万个SKU,精细化养老产品全覆盖
日本的适老化产品超过5万个SKU,精细化养老产品全覆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在适老化产品方面的精细化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将探讨日本适老化产品的现状及其对中国养老产业的启示。
2000年,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正式实施,带动了适老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日本在适老化产品这一块做地非常的精细,各种不同功能障碍级别的老人,都能购买到对应的适老化产品。
如卧床失能老人或尿失禁老人使用的纸尿裤,它的种类非常得宽,会分7次的、5次的、3次的,白天的晚上的,这种服务用于不同时期的老人的需求。
再如方便老人洗浴的辅具,在日本,能基本自理的老人可以使用普通的防滑助浴椅,坐着自己洗;腿脚不便但仍有活动能力的老人,则可以选择侧入式或升降式浴缸,也就是坐在轮椅上平移或升降进入浴缸,然后自己清洗;而对于重度失能的老人,可以在介护人员的辅助下,使用可全方位位移的辅助入浴装置、或全包围卧式洗浴系统。
此外还有移位设备、劳保背心、空气流通设备、保温餐车、外挂骨骼式的康复设备、洗浴辅助设备等适老化产品,产品的精细化“对症下药”,解决了老人们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失能”问题;设计类的产品,则提升了老人在可自理领域的生活效率与水准。
相比日本适老化产品的5万多个SKU,中国当下的数量只有几千的量。对于与日本老龄化国情相近的中国而言, 在适老化产品这条赛道上,存在着哪些机遇呢?
据国家社科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到2050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适老化产品仍是一片蓝海。
“
国家政策层面支持
“十三五”时期,居家社区养老在各地铺开摸索试点,“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的老人需要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带动了适老化改造和适老用品的市场需求。
同时养老院、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康养服务升级也需要适老化。而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康复辅助器具需求量较大。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
人口老龄化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当下国内养老用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一个缩影。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预计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将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浪潮,这意味着养老用品和服务产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无疑会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这将为“银发经济”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市场。
“
长期护理保障供给的扩大
2016年,在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开启的同时,一项名为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开始在17个省市试点。纵观试点内的长护险机制,其居家照护、上门照护、机构照护等保障内容,都和日本介护保险有诸多相似之处。经过6年试点的长护险,在为居民满足多层次和多元化长期护理保障需求方面的价值逐步凸显,依托长护险的起步和扩大,适老化产品市场空间也逐渐在扩大。
银发经济的崛起和政策层面引导的加强都在加速适老化的进程,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目前我国适老化改造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适老商品和适老全屋场景的相关标准仍旧空白,高科技产品、无障碍设备、生活自助类产品、家居环境改造、文体娱乐等方面自主研发产品的供给也相对匮乏。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医疗康复器材等传统产品之外, 与服务的结合、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与高科技研发的结合,是未来养老用品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发展方向。
企业和社会机构应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质量和研发能力,积极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才能抓住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本文原文来自elderas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