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下面鼓了个包?小心是腹股沟斜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下面鼓了个包?小心是腹股沟斜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jjcbw.com/News/news/id/313362.html

在儿科门诊,经常有家长紧张地说:“我孩子下面鼓了个包,挤压后还能听到‘咕噜噜’的响声。”其实,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腹股沟斜疝。斜疝很常见,发生率约4%,男宝宝占大多数,男女比例约15:1,大家常将其称为“小肠气”“疝气”。

宝宝为什么会得腹股沟斜疝?

简单来说,就是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肚子和腹股沟之间的腹膜鞘状突没有闭合,残留了一个缺口,导致小肠、卵巢等内脏沿着缺口跑到阴囊或腹股沟,鼓起一个包,就是小儿腹股沟斜疝。尤其是宝宝经常哭闹、长期咳嗽、便秘或排便困难,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大,更容易得腹股沟斜疝。

如果你发现孩子腹股沟或者阴囊鼓起来,尤其是哭闹、解大便、走路、跑步或其他用力的活动时候鼓包就出现,安静的时候消失,那就可能是腹股沟疝了,需要及时就医。在鼓包的时候拍下照片,会方便医生进行判断。

腹股沟斜疝有什么危害?

如果掉下来的脏器不能自行复位,而是停留在疝囊内,就会形成嵌顿疝,这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若未能及时处理,就可能造成疝入的脏器缺血坏死。

如果腹股沟区肿物出现以后,宝宝同时存在哭闹、呕吐,就需要警惕腹股沟斜疝嵌顿。可在家里观察1小时左右,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应及时医院就诊,以免出现肠管、卵巢坏死。

什么年龄适合手术?

鞘状突的闭塞过程,在生后6个月内还可能继续进行,生后6个月内宝宝的腹股沟斜疝还有自愈可能。6个月后,宝宝的活动量增加,腹腔压力加大,鞘状突闭塞的机会极少。

也就是说,大于6个月的宝宝,不管发现多久,都建议手术,最佳手术年龄是出生12个月以后。

手术采用传统方式还是微创?

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都很理想,不管是传统还是微创,手术切口都很小,但是微创相对传统手术来说,切口更隐蔽,术后血肿、睾丸回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可以发现对侧的鞘状突是否闭塞,同期一并处理,以免以后出现对侧斜疝。

微创手术

为什么术前诊断是单侧疝气,术中却做了双侧?

双侧腹股沟区同时发生疝气的概率是15%到20%,其中部分双侧斜疝患儿一侧表现为显性疝气,另外一侧表现为隐匿性疝气,在显性一侧没有手术前,另一侧不会发病。如果把显性侧做了,过段时间隐匿性一侧就会变成显性发病,且术前彩超难以诊断隐匿性疝气。

腹腔镜手术可从腹腔内观察有没有隐匿性疝气,如果是有隐匿性疝气,可以同期一起修补,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节约医疗费用,这也是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优势之一。


疝气带可以治疗疝气吗?

疝气带治标不治本。

已经出现疝的患者戴疝气带,可通过外部加压,和腹腔的压力进行对抗,之后看起来疝会变小甚至消失,但是疝的出现说明患者的腹壁已经出现了缺损,这个缺损自行愈合的可能性极小。所以一旦取了疝气带,疝又会出现。而且佩戴极度不舒适,一般不建议佩戴。如果短期内需要佩戴,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去做,这样才能达到降低斜疝嵌顿概率,缓解症状的目的。

本文原文来自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