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摄影之赛大猪成人礼
潮汕民俗摄影之赛大猪成人礼
在中国潮汕地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礼仪式——“赛大猪”。这项源自明代的民俗活动,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当地24岁男性青年的重要人生仪式。本文通过详实的图文记录,展现了这一传统民俗的全过程,让我们得以一窥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
装饰大猪
总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活动更是精彩纷呈。中国潮汕、闽南一带都有“赛大猪”的民俗活动,潮汕地区是“赛大猪”的起源地,以汕头地区最为出名。“赛大猪”是一种民间庆丰年的仪式,有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蕴意,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潮汕地区的举办仪式十分隆重,场面壮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
相传汕头市月浦社区的“赛大猪”源于明代。那时潮汕地区常常发生鼠疫,村民便把大猪作为祭品,祈求除厄运,保佑平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普遍意义上的祭拜祈福外,“月浦赛大猪”还是当地年满 24岁的男青年(方言称“丁头”)的成人礼——俗称“出丁头”,意味着即将出人头地,因此具有更鲜明地域性的特色传统文化。深入研究该民俗活动,进而明确其具有的民俗价值与文化意义,有助于传承与发展我国的区域文化。
时代在进步,古老的民俗文化也在“与时俱进”地简化甚至消失。特别是在2020疫情爆发以后,聚集性的民俗活动大量减少,“赛大猪”活动也沉寂了三年。这就更加凸显出民俗摄影的重要意义——历史记录与文化传承,提供宝贵的影像资料,让后代的考究有迹可循。
本作品摄于2019年,实录了“月浦赛大猪”的过程,从前期的供品准备到仪式的正式开场与收尾,还原当时民俗活动的现场。同时通过对当地百姓的采访,解读民俗活动背后的历史含义,讲好潮汕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前期供品准备
大猪是本次民俗活动的重头戏,一般称之为“丁头猪”。人们通常会在一年前开始精心饲养这头钦定的猪,并且要专人在本地饲养,要让它吃好睡好。谁家的猪越肥美,暗示着谁家的家底财力雄厚,有着浓重的农耕文化氛围。
每一头丁头猪都要精心打扮才能登场。猪屠宰完后,剃去猪毛,但留下猪背及尾巴上的毛做装饰,然后开始给猪“化妆”,梳理整齐,染上红色。白净的猪身上贴着精美的红色剪纸图案,挂上吉祥的红灯笼或福气,口含大桔子或石榴,意喻大吉大利,多子多孙。最后摆放到用木头和竹片捆绑而成的定制猪架子,加以固定。此外还有一只精心打扮的羊披在猪背上,俗成“全副猪羊”。这一过程极大地体现了潮汕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传承和弘扬了中国古老的手工艺术。
鸡、鸭、鹅、鱼是潮汕祭祀中必不可少的。“赛大猪”仪式中,每一样供品都有它特定的造型。例如,鸡定是要站着固定,意味着鹤立鸡群,出人头地的美好祝福,非常考究。
粿品是一种潮汕美食小吃,也是供品之一。潮汕粿品种类繁多,因不同节庆而变换。赛大猪民俗中,主要有较为常见的红粿,以及只用于赛大猪祭拜仪式的面前粿。在做粿的流程中,人们往往分工明确:女性负责制作小而精的红粿,男性负责做高而大的面前粿。男女分工在农耕文化中也反映了社会角色和责任的差异。
正式开场
月浦赛大猪一般分为两场,一场在大年初七晚 7点到 12点,另一场在初八早上 4点到 7点。这是由于全乡每年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位男子年满 24岁,而摆大猪的场地有限,所以要早早分批并抽签定位置。“丁头”的人数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该地区人口的出生率。据了解,“丁头”的人数正逐年减少,与现阶段社会老龄化的形式趋同。
拜老爷——“老爷”是潮汕人对神仙的称谓,是一种神圣信仰。赛大猪敬奉的神明尊称为“太保爷”。正月初七初八这两天,“丁头”及其母亲都需要来行大礼,祈求平安顺利,心想事成。
赛大猪——正月初七晚,做“丁头”的家家户户都陆陆续续地来到太保爷宫前的大埕,将准备好的供品整齐地摆放在指定位置的八仙桌上。“赛”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比比谁家的猪更大,二是比比谁家抬猪跑得快。这是此民俗活动最为精彩的部分。
时辰一到,组委会点响三声炮,各户马上抬起自家的大猪,往自家飞奔而去,像抢东西一般地把大猪快速抬走,看谁跑得快。但跑的过程也要格外小心,不能掉东西,否则不太吉利。这个时候都可谓人声鼎沸,场面尤为壮观。
一头四五百斤的大猪往往需要七八个大汉才扛得动,他们在围观村民的呐喊助威声中狂奔。谁家的大猪“跑”得快,寓意着新年家庭和睦,人丁兴旺。跑得快还意味着这家人身强力壮。在农业社会的历程里,强壮勇猛是合格男丁的标志。
诵经文——正月初八一大早,所有的“丁头爷”都要前来,集中盘坐在宫前接受经文的洗礼,保佑“丁头爷”们幸福平安,万事顺意。至此,成人礼顺利完成。
结语
月浦赛大猪成人礼,作为一个长达千百年的村落民俗活动,是村民们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寄托着五谷丰登、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它是老百姓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记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脚印,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快速发展下,很多繁瑣的传统文化习俗正在不可逆地消失中。文化的消亡,是历史记忆的丧失,将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拍摄纪录,搜集整理和抢救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的行动迫在眉睫。这让我更坚定了民俗摄影的重要性。
鹤立鸡群
制作粿品
拜神
摆大猪
赛大猪
诵经
成人礼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