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度解析 DNA 测序技术的突破、挑战与伦理考量,附人类基因组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度解析 DNA 测序技术的突破、挑战与伦理考量,附人类基因组的故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6350.html

在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和物种消失的时代,有时被称为“第六次大灭绝”或“全新世灭绝”,人们对开发有效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监测工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分类学家已经描述了超过170万个物种。然而,这只是地球上预计存在的数百万生物的一小部分。当试图使用传统的基于形态学的方法对所有物种进行分类时,生物多样性的绝对规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估计,仅描述500万种动物物种的成本就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需要6个世纪才能完成。

“万物之灵”基因组的故事

1986 年,诺贝尔奖得主雷纳托・杜尔贝科在权威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文章,着重强调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对于治愈癌症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并言辞恳切地呼吁美国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从而推动癌症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就在同一年,杜尔贝科联合其他富有远见的科学家共同发起了意义非凡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此之前,一直负责调查放射性对 DNA 影响的美国能源部,于 1986 年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就如同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一样,对于人类基因组的深入认识,必然会为医学以及其他健康科学领域的进步,提供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支持。”

1990 年,一项堪称宏伟的计划 —— 号称 “30 亿美元,30 亿个碱基对” 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拉开帷幕。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设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那就是要精准地读出编码人类遗传指令的全部 30 亿个碱基对,并精心绘制出详尽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此后,这一计划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相继踊跃加入。我国也在 1999 年 9 月积极响应,正式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其中 1%的测序工作。就这样,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地汇聚了众多国家的力量,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联盟。

2000 年 6 月 26 日,林顿总统在庄严的白宫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人类有史以来制作的最重要、最惊人的图谱”—— 人类基因组草图终于顺利完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DNA测序技术的变革与发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自从首次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DNA测序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从而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第一代测序技术,也称为经典测序技术,是DNA测序领域的开创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方法是Sanger测序法,由Frederick Sanger在1977年首次提出。Sanger测序法基于DNA复制的原理,通过引入一种特殊的二进制反应物,使DNA合成过程中停止或延缓,从而确定DNA序列。这项技术为后续的基因组研究和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第一代测序技术存在一些限制。它们的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DNA样本,且成本较高。这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和个体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基因组研究的格局。这些技术以高通量和并行测序为特点,大大提高了测序速度和效率。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代表包括454测序、Illumina测序和Ion Torrent测序。

454 测序是首个商业化的第二代测序技术,通过荧光标记碱基添加和光信号检测确定序列,准确性高、读长较长,适用于重测序和小规模基因组测序。Illumina 测序应用最广,采用桥式扩增和荧光标记碱基添加,并行测序实现高通量,准确性高、读长较长、成本低,是大规模和个体基因组研究首选。Ion Torrent 测序基于半导体技术,测量质子释放确定碱基序列,快速、低成本、易操作,适用于小规模测序和个性化医学应用。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DNA测序领域的发展。第三代测序技术的代表包括PacBio测序和Nanopore测序。

PacBio测序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通过观察DNA聚合酶合成过程中的碱基加入和释放来实现测序。PacBio测序技术具有较长的读长、高分辨率和较低的测序错误率,尤其适用于基因组重组、基因结构变异和甲基化等研究。Nanopore测序是基于纳米孔技术的第三代测序方法。它通过将DNA引导通过纳米孔,并测量电流变化来确定碱基序列。Nanopore测序具有实时测序、长读长和适用于复杂样品的优势,但准确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克服了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一些限制,使得更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和个体基因组研究成为可能。此外,第三代测序技术在研究复杂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需要严格遵守伦理原则

DNA测序涉及大量的个人基因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着个体的敏感信息。因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数据安全方面,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来保护基因组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以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恶意使用。

隐私保护方面,需要制定和执行隐私政策和法规,明确规定如何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基因组数据,并确保个体的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得到尊重。此外,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也是必要的,以加强人们对基因组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DNA测序技术产生的遗传信息涉及个体的遗传特征、疾病风险和家族关系等敏感内容。在使用这些遗传信息时,需要严格遵守伦理原则。首先,知情同意原则要求在进行基因组测序之前,个体应充分了解测试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后果,并自愿选择是否进行测试。

其次,保密原则要求对个体的遗传信息进行严格保密,防止未经授权的披露。此外,公平性原则要求在使用遗传信息时,不歧视个体或将其遗传信息用于不正当的目的,如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歧视。

遗传信息的伦理考虑也涉及到研究中的参与者权益保护。研究人员需要尊重参与者的自主决策权,提供充分的信息和选择,确保知情同意,并保护他们的权益和隐私。此外,需要进行合理的数据使用和共享,遵循数据共享政策和规范,平衡科学研究的推进和个体权益的保护。

综上所述,DNA测序技术的进步对基因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伦理和隐私问题也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解决。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准则,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我们可以在保护个体权益的同时,继续推动基因组研究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科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