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带状疱疹的“切肤之痛”,早期识别很重要
科普 | 带状疱疹的“切肤之痛”,早期识别很重要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这种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具有潜伏性,初次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引起水痘。之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细胞中,可能在免疫系统弱化时重新活跃,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
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
疼痛或刺痛感:在皮肤上可能出现轻微的刺痛、灼热感或痒感,通常在出现皮疹之前几天就开始。
皮肤发红:感觉异常的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皮肤发红。
过敏或灼热感:有些患者在感觉异常的部位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或轻微的灼热感。
疱疹前驱症状:在皮疹出现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出现疱疹前驱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刺痛、瘙痒感或麻木感。
全身不适:有些患者在带状疱疹发作初期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如头痛、发热、乏力等。
这些早期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且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
如果出现了可能是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就医诊断:尽快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诊断确认是否为带状疱疹。
避免接触:在就医之前,避免与未接种水痘疫苗的人接触,以防传播病毒。
保持清洁:保持带状疱疹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摩擦或刺激,以防继发感染。
注意疼痛管理:如有疼痛或不适感,可以使用医生推荐的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请严格遵循医嘱。
监测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症状的变化,如有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经多年总结,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运用中西医结合“三步序贯法”进行治疗,该方法包括调整神经末梢、营养神经干和灌溉神经节,以减轻疼痛和感觉异常。及时识别和治疗是控制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的关键,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并减少并发症。“带疱”不可怕,确诊后需要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同时建议患者清淡营养均衡饮食、积极锻炼增强免疫力,并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以加速康复。50岁以上人群规范进行疫苗注射,可为接种者提供90%保护效力。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