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成分分析报告解读:从BMI到肌肉脂肪控制
人体成分分析报告解读:从BMI到肌肉脂肪控制
人体成分分析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解读体重、骨骼肌、体脂肪等关键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健身和饮食计划。本文将详细介绍人体成分分析报告的各项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帮助你全面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1. 身体成分
人体成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 体重:身体的总体重量
- 骨骼肌:支撑身体和运动的主要组织
- 体脂肪:储存能量和保护器官的脂肪组织
- 身体总水分:身体中水分的总量
- 去脂体重:去除脂肪后的体重
通过体重、骨骼肌、脂肪这三者的关系可以帮助快速判断体型。
2. 肥胖分析
肥胖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质指数(BMI)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2(m2),是评估肥胖程度的一种简便的方法。
在人体成分分析中,BMI ≥25为超重,BMI ≥30为肥胖。
体脂百分比(PBF)
计算公式为PBF=体脂肪(kg)/体重(kg)*100%,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的比值,帮助判断身体是否存在偏胖问题。
其中男性在10%-20%,女性在18%-28%都属于正常范围。
腰臀比率(WHR)
计算公式为PBF=腰围(cm)/臀围(cm),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帮助判断身体是否存在腹部肥胖问题。
男性的WHR正常范围为0.80-0.90,女性0.75-0.85。男性超过0.90,女性超过0.85均属于腹部肥胖。
基础代谢(BMR)
基础代谢是维持静止状态下维持生命的的最低能量需求。基础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体脂肪含量和肌肉量等。
一般来说,男性、身体较大和肌肉量较多的人通常具有较高的基础代谢。基础代谢低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如甲减、节食过度、熬夜、久坐或运动量不足等。
节段分析
主要分析人体四肢及躯干的脂肪量和肌肉量,并以当前体重为标准,做出“低标准、正常、高标准”评估。
躯干和下半身的肌肉是支撑身体的重要部分,如果出现低标准,应当增肌;上半身和下半身肌肉不均衡,多见于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的人,会增加腰痛和跌倒的风险。
如果躯干脂肪含量高,可能是内脏脂肪型肥胖,内脏脂肪型肥胖会增加许多慢性病的风险。
3. 肌肉-脂肪控制
“+”号和“-”号分别表示需要增加或者减少肌肉量(kg)或脂肪量(kg)。
4. 健康评分指标
健康评分指标能够让受试者对自己的体成分状况有一个综合的理解。70分是及格线,当受试者的身体脂肪量逐渐接近正常标准值范围、肌肉重量增加、体成分状况有所改善之后,受试者的健康评分也会相应提高。
5. 运动处方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根据结果制定合适的健身或饮食计划。
小U暖心话
人体成分分析不仅可以判断肥胖,还可以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风险人群进行筛查、评估、干预和动态追踪,有利于慢性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慢性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健康管理。
- 参考文献 -
[1] 胡景敏,边姗姗,张志广.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6,22(19):3783-3787.
[2] 包思凘,罗娓,刘申容,等.人体成分分析仪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蛇志,2021,33(04):477-480.
[3] 蔡晓璐,章婧,张亚兰,等.人体成分分析在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05):38-41+46.
本文原文来自浦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