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哪些地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哪些地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全长1422公里,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河南、河北等地,最终抵达北京、天津。工程于2014年正式通水,年均调水量约13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华北地区的人们喝上了汉江水。
长江从雪山上走来,一路上接纳了许多大河,其中汉江知名度较高,是战争频发地。汉江源自秦岭南麓,自西向东穿过秦岭与大巴山脉之间,在南阳盆地南缘折向东南,在江汉平原汇入长江,长约1577千米。汉江古称汉水,汉中因汉水得名,项羽所封的汉王刘邦得名自汉中,汉朝延续汉国之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南起丹江口水库,北至首都北京,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年平均调水约13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全长1422千米,其中至北京的干线长1267千米,天津输水支线长155千米。
丹江口水库,位于丹江汇入汉江处,在汉江上中游,跨河南南阳淅川县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水库正常蓄水位170米,设计洪水位172.2米, 总库容339亿立方米,有效调节库容161.22亿-186.97亿立方米。
丹江口水库蓄水完成后,水域面积约1023平方千米,相当于三峡库区的水域面积,其中湖北库区水域面积约620平方千米,河南库区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
丹江口大坝总长3442米,混凝土坝长1141米,坝高117米,坝顶海拔176.6米,而北京城区海拔只有几米。
图-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淅川陶岔渠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的“水龙头”在陶岔渠首枢纽,丹江口水库的水从陶岔枢纽流出,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在郑州西下穿黄河,输水到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沿途经过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位于河南郑州黄河上游约30千米处,总长19.3千米,其中过河隧洞段长3450米,邙山隧洞段长800米,内径7.9米,最深在地下35米。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干线在保定西黑山分水口,分出一支向东流往天津,干线继续向北流至北京,在团城湖到达终点。之后南水北调之水进入水厂,再进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