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
李自成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
李自成农民起义是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陕西起兵到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再到最终在清军和吴三桂的联合夹击下失败,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历程。
明朝崇祯初年,陕西连年灾荒,人民纷纷起义反抗明朝的黑暗统治。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李自成聚集了1000多人投资高迎祥的部门。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他很快在高迎祥国王手下成为一名著名的战士。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八月,李自成、张等起义军在兴安车相峡突破明军的包围圈,向河南挺进。明朝从河南、楚国、晋国和蜀国调集明朝士兵扑向叛军。崇祯八年,十三起义军第七十二营在荥阳开会,商讨拒敌政策。李自成在增强民众信心后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进攻”的战略方针。各部首领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分兵四路进攻明军。在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的领导下,东路军进展迅速,仅用十多天就攻占了明朝中都凤阳,烧毁了明朝皇帝的祖坟和大厂军民的威望。崇祯九年七月,高迎祥在与明军的战斗中被俘牺牲,李自成接过闯王的大旗继续战斗。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在潼关之战中失利,只率领刘宗敏等十八骑进入商洛山。崇祯十三年,在四川和巴西被明军包围。当时全国农民军处于低谷,但李自成并没有气馁。他利用这个机会总结经验,考虑制定起义的政治纲领和建立农民军等问题。当年11月,李自成轻骑从巴西突围,次年进入河南。饥民纷纷参加起义,一些当地知识分子如李岩、牛金星、宋宪等也参加了起义。李自成在李岩的帮助下,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的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作战纲领,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李自成还整顿了军队纪律,规定战争中缴获的物品要上缴公家,并由首领掌管,士兵不得收取白金。尊重群众利益,游行不住私宅,自带帐篷扎营。不允许破坏农民的生产,如果他们在游行中破坏幼苗,甚至会被处死。不侮辱女性,平等买卖,公平交易等等。李自成的军队实行上下级平等的原则。领导人和士兵之间几乎没有区别。平日里,他们并排坐在地板上,领导成员平等地坐在一起吃饭。
崇祯皇帝的起义军经过整顿后,军事力量大大提升,各路农民军纷纷前来会师,起义战争的形势迅速发展。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打洛阳。镇守洛阳的明军痛恨王明夫的残暴统治,发动兵变并响应李自成。农民军占领了洛阳,杀死了朱,并向农民分发了数万吨大米和数十万两金银。第二年,李自成攻打襄阳和樊城,汉水以东的百姓烧香、杀牛、备酒迎敌。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占湖北、河南大部后,在襄阳建立政权,改襄阳为襄荆。李自成自称“新顺王”。李自成建立政权后,开始考虑推翻明朝中央政权的战略方针和行军路线。他接受了顾俊恩的正确建议;先以关中为根据地,再经陕西、傅玄取北京。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击败明朝总督孙传庭,并追击他们。他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后直奔Xi安,并很快占领了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以Xi安为西京,国号“大顺”,国号“永昌”。制定历书,平准物价,铸造永昌钱,开办课程。同年二月,李自成发布反明檄文,宣布对明朝的指控,并立即率军出发,迅速攻占了太原、大同、傅玄、居庸关和昌平,并进入北京。明朝守城的士兵不愿意为明朝效力,首都总督李国桢也不知所措。农民军于3月17日到达北京城外,第二天晚上,太监曾华春打开章义门(今广安门)向农民军投降。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到大势已去,担心农民军入侵宫城会受到人民的惩罚,于19日拂晓前在万岁山(今景山公园)上吊自杀。当天中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进入北京宫城。李自成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骑马进入承天门(现在的天安门广场)登上了故宫。北京人民装饰灯笼,设置香火,以盛大的庆祝活动欢迎农民军。
李自成进京后,进一步加强了政权建设,任用了明朝的一些四品以下官员。李自成打开明朝刑部和锦衣卫的监狱,释放了所有囚犯。同时,明朝用农民军的刑法来镇压贪官污吏。但大顺军进京后,对全国形势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识,产生了骄傲情绪。李自成住在皇宫里,和明朝的大臣们一起关注如何当皇帝。在明朝,我向他投降,并尽力奉承他。他被称赞惊呆了。甚至对满清贵族入关夺权的风险缺乏认识。对于近在咫尺的吴三桂集团来说,只有明朝统帅唐通被派以万人投降。吴三桂拒不投降,李自成亲自率领六万大军东征,行进到山海关一个石头遍地的地方,没有调查敌情就贸然与吴三桂开战。在激烈的战斗中,清军突然袭击,大顺军战败。对于吴三桂勾结清军,李自成在思想上和军事上都没有做好准备。清军出现后,他匆忙离开山海关,以便再次进行战略部署。
当李自成回到北京时,他意识到坚守北京很难,决定撤出北京,迁往陕西。大顺军撤出北京后,经山西退守陕西,陷入战略守势。这时,领导层的核心再次被分裂。在大顺军撤退期间,明朝官僚地主与南方残余势力勾结,在河南和山东发动叛乱。李岩要求分兵去河南,牛金星趁机挑衅,说李岩如果去河南就不再听指挥。李自成听信了他的谣言,杀死了李岩和他的弟弟李某。宋献策被吓跑了,刘宗敏对此很不满意。农民军军心涣散,战斗力严重削弱。
清军趁农民军内部分裂之机,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山西,渡过黄河进攻延安,一路从河南进入潼关。为了抗击清军,李自成组织了潼关保卫战,但不幸失利,并从陕西退守湖北襄阳。永昌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退守武昌,转战铜山县九宫山。在查看地形时,他突然遭到地主武装的袭击,壮烈牺牲。
经过十年战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败的明朝,建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新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然而,他进京后变得骄傲自满,对当时的整个国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分析,特别是满清贵族入关夺取政权和战争准备的危险,以至于他在吴三桂带领清兵入关后被迫退出北京。但战败后,叛军内部分裂,缺乏正确的措施,并被煽动错误地杀害了有能力的干部,导致士气丧失,这严重削弱了叛军的战斗力,最终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