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这5句话家长记得要常说!
如何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这5句话家长记得要常说!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流着眼泪“控诉”父母:
“你们给我用最好的,吃最好的;请最好的老师给我上钢琴课,给我报最好的辅导班;在家什么也不让我操心。”
“可是我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我感觉不到你们在爱我。”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家庭明明不缺少爱,可偏偏孩子却感知不到爱,内心一片荒芜。
有人曾说过: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想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爱包裹着?父母不妨试着从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开始。比如常把这5句口头禅挂在嘴边。
01“没关系的”
看过一个视频:
小男孩不小心打翻了西瓜汁,满满一杯饮料,洒得一桌子都是。
看着满桌狼藉,爸爸第一时间拿来了纸巾擦拭。
看着小男孩不安的眼睛,妈妈马上安慰孩子:“没事的,马上就好了。”
男孩的脸上马上恢复了笑容。
接着,妈妈把自己的西瓜汁分给了孩子,爸爸把自己的倒给妈妈,而懂事的男孩,又把自己碗里的分了一些给爸爸。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起了饭来。
看到之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破防:
“泪目了,原来做错事情是不用被责备的。”
“记得有次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头撞到了墙,后脑勺撞破了,赶来的爸爸不仅没有安慰,反而先责备起我来,真的超级难过……”
“小时候菜掉到地上也要被妈妈狠狠地骂一顿,导致长大后犯一丁点错误,都会紧张得想要吐。”
家庭,应该是让人放松的、治愈的地方,而不是让人紧绷的地方。
孩子犯错时,往往是忐忑、沮丧或彷徨的,这时候他们需要的绝不是你的火上浇油或嘲讽否定。
不妨给他一个拥抱,及时安抚他,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的,有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好。
你的一句“没关系”,不是纵容,而是理解、是关怀,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爱。
02“你的感受很重要,我愿意听”
电视剧《海岸村恰恰恰》中,小男孩伊准想要养一只小刺猬。
为了征得妈妈同意,他参加了数学竞赛。
比赛获奖后,他向妈妈提出了想养刺猬的想法。
妈妈听完后一口就答应了,并告诉他:
“妈妈不是因为你得奖才答应的,是因为你说你想要养。”
妈妈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不在乎你做什么,但是我在乎你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够尊重的想法,这会让他感觉:有人在乎我,有人愿意尊重我,这样他的情感就会变得丰满起来。
然而,很多的父母却总觉得:孩子还小,他的感受并不重要。
父母安排一件孩子并不愿意的事情时,总觉得孩子不懂事;
孩子心里不开心想要安慰时,父母总觉得还是娇气;
我们会指责孩子的行为,想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总是觉得孩子这不行,那不行;
……
殊不知,父母无意间地行为正在慢慢地将孩子推开,让他变得冷漠、孤独。
父母们必须牢牢记住,凡事都要把感受放在第一位,你要让孩子感觉到:愿意有人听自己诉说痛苦,自己是被人爱着的。
因此,当孩子做一件事情时,无论是好还是坏,我们一定要先对他说: “你的感受很重要,我愿意先听你说。”
这句话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理解和尊重。
当孩子感受到开心时,我们去倾听他的这份喜悦,会让孩子获得双份快乐;
当孩子难过时,看见他的感受,他们将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绪。
当自己的感受被重视,被接纳时,孩子由此产生安全感、价值感,他才愿意“跟随着你”。
03“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提醒着家长除了外在表现,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
其中,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育,是破坏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
很多时候,让孩子感到绝望的不是失败和挫折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家长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对其寄予厚望,不惜倾其所有把他打造成自己想象中那个“完美的孩子”。
当孩子遭遇大大小小的失利时,家长的反应是失望、嫌弃、否定,把当下的表现和未来的前途、人生等绑在一起,给孩子很大压力。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就会用外在表现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
于是,他们内心非常恐惧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
04“别怕,有我在”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探索世界之前,需要有安全感做保障。”
这样的安全保障是指:孩子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父母能成为他们的依靠,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人爱着。
比如:
孩子在学骑自行车时,因为害怕摔倒而退缩时,父母一句“别怕、有我在”就能让孩子赶走内心的恐惧,变得勇敢起来;
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站在一旁唯唯诺诺地不敢还手时,父母一句“别怕,有我在”会照亮他内心所有的底气;
“别怕、有我在”这句话,它就犹如一种安全感的传递:
当孩子感到恐惧时,这句话就是一道安全的屏障,击退孩子内心的不安。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这句话就像父母坚实的肩膀,让孩子感受到怀抱和温暖,从而变得更勇敢。
这还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承诺,让孩子面对无助和委屈时,找到能够保护自己的人。
以前看过一条新闻。
在山东聊城的一位老师,因为霸凌的事件让她的学生感到恐惧和害怕。
因为这件事,她对全班学生喊话:“当你被别人欺负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一点,不要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有我在,你怕什么”!
有了她的这句话,班里的学生不再畏畏缩缩,做人都勇敢了许多。
发展心理学家苏珊·恩格尔在其研究成果总结中曾提到: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少会通过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探险来收集信息。”
我们永远要让孩子觉得:他身后有人在保护他。这会将他养成一个不畏惧艰难,有力量的人。
05“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记得看过一个新闻,一个男孩考了630分,全班第四,年级排名也在前20名,但回家还是被父母骂了一顿。
父母觉得男孩学习不够努力,努力的话还会更好。
男孩特别委屈,和父母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了,一个人蹲在马路边痛哭。
可以想像,这个男孩心里是多么委屈和难过。
在他心里,一定觉得成绩才是父母爱他的唯一标准吧,成绩好了,爱就来了;成绩不好,爱就消失了。
与之相比,长沙一位父亲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却感动了千万人。
这位父亲说,自己的儿子成绩不好,在学习方面没有经验可以分享。
但他想借此机会告诉儿子:“无论你学习成绩怎么样,我永远爱你,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他还肯定了儿子的优点:“虽然学习成绩不好,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却是无可挑剔的。”
最后,这位父亲说:学习成绩差不代表人品差,考试分数低不等于能力低,成绩好就远走天涯,成绩不好就承欢膝下。
这位父亲的讲话,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想必儿子听到父亲的一番话,心里一定会流入一阵阵暖流。
优秀不应该是孩子被爱的原因,而是被爱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坚定地告诉孩子:“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这会让孩子知道,我们爱的是他这个人,与他优秀与否无关,不会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就不爱他,也不会因为成绩好而更爱他。
当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他才会有自信和勇气,去面对复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