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军媒国际博物馆日刊文示警:还有一枚镇远舰铁锚在日本神社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军媒国际博物馆日刊文示警:还有一枚镇远舰铁锚在日本神社里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38098

在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段关于镇远舰铁锚的历史。这枚铁锚不仅是军事博物馆中的重要藏品,更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的见证。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西广场,陈列着一枚长4米、宽2米,重达4吨的巨大铁锚。这就是当初清政府北洋海军巡洋舰“镇远”号上的铁锚。

这枚铁锚虽经岁月洗礼,但仍能看出其当年的雄伟。它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镇远”舰是德国制造的铁甲巡洋舰,是清政府北洋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曾在黄海海战中立下战功,与北洋海军的“定远”、“济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和“平远”舰,被并称为北洋“八远”。

“镇远”舰是一艘排水量7335吨的大型铁甲舰,航速14.5节,舰上配备火炮22门,鱼雷发射管3具,战斗乘员331人,具有很强的攻防能力,是北洋海军的中坚力量。

遗憾的是,甲午海战中,“镇远”舰在威海被日本海军俘获。此后,该舰编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此舰被拆解。为纪念甲午海战的胜利,日本把“镇远”、“靖远”两舰舰锚竖立于东京上野公园,又将“镇远”舰主炮弹头10颗置于舰锚周围,弹头又焊上“镇远”舰锚链20寻,以环绕陈列场地,同时在一旁立碑向世人炫耀。

许多华侨、中国留学生经过此处,均引以为耻,或转头疾走,或垂首掩泣。相关军事媒体表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华民族的挑衅……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把所谓的胜利与快乐建立在别的民族痛苦之上”。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投降后,美、中、英、苏四国组成盟国委员会,处理战后事宜。挂在众人心头的事宜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收回铁锚,洗雪前耻。后来,国民党海军军官钟汉波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奉命前往日本,他有一个特殊的使命:索回“镇远”、“靖远”的舰锚等物品。

1947年5月1日上午9时,铁锚等物品的交接仪式在东京芝浦码头如期举行,仪式简单而隆重。收回的铁锚等物品先后分两批运回国内。1947年5月18日,“镇远”、“靖远”两舰铁锚从日本运抵上海。国人无不欢欣鼓舞:“东洋鬼子来投降了!”那一年,距今正好71年。

当时的人们当然知道,这只是一种象征。仍有无数北洋军舰遗物流落异国,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能忘掉那段痛彻心扉的历史。更不能忘记,我们的力量还很落后,我们依然有海无防。

相关军事媒体认为,“海军的强大,和国家的实力直接挂钩,没有长期稳定的投入,没有坚实的国力支撑,只靠一时脑热拍大腿的冲动,风光的只是一时。就好像曾经身为远东第一大舰的定远号,从海上霸主变为海底废铁,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

1949年4月23日,江苏泰州白马庙,人民海军诞生了。同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呐喊,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今天的人民海军,其标志符号正是一枚被海浪簇拥的海军锚,水兵帽的飘带上,也绣着闪闪发光的金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即使曾经走过弯路,遇过险滩,一代代中国人从来没敢忘记经略海洋的梦想。

在文章的最后,相关军事媒体提醒读者:“今天,在日本本州岛南部冈山的神社里,仍有一枚北洋水师镇远号装甲舰的铁锚,它在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掉那段痛彻心扉的历史。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