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baike/mdisease/app/ozMTBJtMol.html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是临床上因故意或意外摄入过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可引起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毒性,表现出兴奋、谵妄、幻觉、言语不清,共济失调、昏迷、抽搐、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致命后果。本病患者主要通过洗胃、催吐等急救手段和对症治疗进行抢救,如果及时得到治疗,可挽救生命。

就诊科室

急诊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poisoning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休克、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周期

轻症约1~2天,重症视病情而定。

临床症状

谵妄、抽搐、心律失常、口干、视物模糊

好发人群

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者

常用药物

碳酸氢钠、胺碘酮、苯妥英钠

常用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血气分析

病因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主要是由于患者误服或企图自杀者一次性吞服过量药品导致的,好发于有抑郁症的患者,情绪低落者容易诱发。

主要病因

因误服或企图自杀者一次性吞服过量药品导致中毒。

诱发因素

情绪低落、抑郁,有轻生念头时容易诱发。

流行病学

暂无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主要好发于有抑郁症疾病者或有自杀倾向者。

症状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兼有抗胆碱症状,典型表现为三环类抗抑郁药超量中毒特征性的昏迷、惊厥发作和心律失常三联症,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一次性超量服药可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昏迷、惊厥发作和心律失常为其中毒三联征。

抗胆碱能作用

本类药物在治疗量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胆碱作用,如口干、视物模糊、手指震颤、心动过速,继续服用多可消失,过量者可出现阿托品样危象,表现为谵妄、昏迷、瞳孔扩大、视力模糊、眼压升高、皮肤黏膜干燥、出汗减少、体温升高、心动过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尿潴留,可出现肌肉痉挛或肌颤。

心血管毒性

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可出现突然虚脱、体位性低血压或心脏搏动停止。典型心电图改变为窦性心动过速伴P-R、QRS及Q-T间期延长、各种房室传导阻滞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因室颤而发生猝死。缓慢型心律失常常提示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并可出现由于严重的心脏抑制而发生低血压。一些患者甚至可发生进行性心肌抑制而导致不可逆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癫痫样发作

此症状常见,且顽固而持久,患者的肌张力升高,出汗减少,可致严重高热,横纹肌溶解、脑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毒最初可表现为淡漠或情绪不稳、懒言少动或躁动、嗜睡、头晕、疲乏、脉速、肌紧张、震颤、木僵、发热、流涎、吞咽困难、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或者昏迷、抽搐。

并发症

服用过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严重者可导致休克难以纠正,并发昏迷、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就医

有误服或过量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患者,出现谵妄、嗜睡、烦躁、意识错乱、幻觉、心慌、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附近医院的急诊内科,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象、血气分析等检查,注意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相鉴别。

就医指征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瞻望、躁动、肌肉抽搐、癫痫、昏迷、心律失常时,如果有过量服药史,应立即赶往医院。

就诊科室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患者应就诊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 是否有过量服药史及所服用何种药品?
  • 既往有什么疾病?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谵妄、躁动等)
  • 家族里有抑郁症病史吗?

需要做的检查

心电图

该药物会引起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血常规

明确患者是否有比容增高、白细胞增高。

肝肾功能

药物会导致肝肾损害,故检查肝肾功能看是否异常。

电解质

呕吐严重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

凝血象

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

血气分析

是否有酸碱失衡、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

头CT

如患者出现癫痫、昏迷等症状,头CT可帮助鉴别神经系统疾病。

胃液显微镜检查

可以对胃液成分进行分析和协助诊断。

诊断标准

有过量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病史,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激动、谵妄、体温增高、肌肉抽搐、肌阵挛或癫痫样发作等,以及心血管系统为主的症状兼有抗胆碱能症状者,如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口干、瞳孔扩大、视物模糊、皮肤黏膜干燥、发热、心动过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尿潴留等。呕吐物或血液,测定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浓度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有时其他一些精神类疾病用药过量服用也会出现中毒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抽血化验药物浓度进行鉴别,当然如果在事故现场,发现残留药品则可跳过这一步。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有误服和应用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史,临床表现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沉睡或昏迷状态,重度中度常伴有肝肾功能的损害。

苯二氮䓬类药物中毒

有误服或自服大量的本类药物史,临床表现主要以嗜睡、眩晕、乏力言语不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等表现为主。

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需要通过药物来治疗,并且需要进行洗胃、导泻,轻症患者需要治疗1~2天,重症患者可能数日不等。

治疗周期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轻者1~2天,重者可能数日不等。

急症治疗

迅速排出毒物

  • 在6h内可进行洗胃,然后灌人活性炭混悬液,后用甘露醇或硫酸钠导泻,继之每26h口服活性炭3050g,直至排出的粪便含有活性炭为止。本类药物可使胃排空延迟,故摄人后12h仍有积极洗胃和灌肠的必要。
  • 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组织细胞结合量远大于和血浆蛋白结合量,故强化利尿疗效有限,也不能通过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予以清除。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

毒扁豆碱缓慢静脉注射,可迅速缓解TCA引起的胆碱能反应,之后可每次以10.51h重复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出现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瞳孔缩小、出汗、流涎、恶心、腹泻等,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立即停药。

纠正心律失常

应进行心电监护,严重窒性心律失常时首选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然后以平稳速度维持静滴,不宜用普鲁卡因胺,因其可加重心脏毒性。有QRS间期延长者可给予4%碳酸氢钠静滴,维持动脉血气pH在7.45~7.55。通过增加细胞外Na+浓度和pH值在快钠通道上的直接作用来逆转膜抑制作用,对缓慢心律失常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进行心脏起搏。

对症支持治疗

低血压和休克者可加速静脉补液,扩张血容量,尽量避免拟交感类药物,必要时可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索,该药物对心脏影响较小,主要作用于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

癫痫发作

可用苯妥因钠治疗,避免用地西泮类及巴比妥类药物,后者具有中枢神经和呼吸抑制作用。

手术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多无手术治疗方式。

预后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经上述治疗的患者绝大部分预后良好,无明显后遗症状,对于重度中毒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心律失常等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能否治愈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治疗及时能够治愈。

能活多久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可能有癫痫后遗症,需要长期用药规范治疗,控制癫痫发作。

复诊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话只能和建议3~5天根据具体病情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门诊随诊。

饮食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患者应合理膳食来保护肠胃功能,多食用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进食,增强体质。

饮食调理

  • 疾病初期应给予流食-半流食-普食的顺序。
  • 注意避免吃生冷或辛辣等损伤肠胃功能的食物。

护理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给予病人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化监测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注意日常饮食调理及休息,予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日常护理

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汇报给医生。患病期间要卧床休息,饮食合理,营养均衡,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病情监测

给予病人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采集血液标本送检检查,对于重症患者给予专人护理,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监测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准确记录出入量。

心理护理

及时正确有效疏导不良情绪,避免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特殊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病人有无轻生念头及不合常理的行为举止,及时发现,上报医生沟通处理。

预防

正确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服药,避免过量。对于年迈老人,应该有家人监管服用。

预防措施

  • 向服药患者交代清楚该药的服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避免过量服用。
  • 应将药品做好标记,妥善放置,避免老人和儿童误服。
  • 对于有抑郁自杀倾向人群最好心理辅导工作,避免接触该类药物。

参考文献

[1]张文武主编.急诊内科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61-362.

[2]乔莉,张劲松.我国急性中毒临床救治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1):1193-1196.

[3]王洪伟著.临床急诊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9.437-43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