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善良」的水果,是耙耙柑?
最「善良」的水果,是耙耙柑?
最近,"耙耙柑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水果"这一话题冲上热搜。这种外表普通、口感清甜的水果,究竟有何魅力?本文将为您揭秘耙耙柑的独特之处,以及柑橘家族的演化历程。
最近,“耙耙柑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水果”冲上了热门话题,有网友发现,由于耙耙柑简单易剥,热量不高,汁水丰厚,不太用清洗等特点,可以称得上是最“贴心善良”的水果,获得了许多人的赞同,甚至有人称“耙门永恒”。
耙耙柑是品种名为“春见”的晚熟柑橘类水果,因其成熟较晚,通常是冬末甚至到春节前后成熟得名,在四川当地,耙(pa)耙柑的“耙”有软的意思,因此耙耙柑也叫软皮柑。
问题来了,柑橘家族有那么多成员,不知火、沃柑、春见......凭啥耙耙柑就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其它品种难道不“善良”吗?
耙耙柑,曾经被贱卖,如今强势归来
△耙耙柑的皮与果肉分开中空。图/视觉中国
耙耙柑是1979年在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历经17年杂交出来的品种(杂交是柑橘类水果的常规操作),最初是通过青见、椪柑杂交出来的。
这一品种出现后,研究人员发现它个头大、果肉饱满甘美、含糖量丰富,于是1996年把它注册成为了新的品种,这一品种也被称为新世纪最有希望的品种之一。
1999年,耙耙柑被引进我国,随后在四川、广东、福建等地进行了引种栽培,其中四川产地产出的耙耙柑品质最好,今天我们买到的耙耙柑一般都是源自四川的。
△耙耙柑的果肉粒粒分明。图/视觉中国
最初被引进我国的时候,耙耙柑并不是特别受欢迎,由于果皮太软,运输过程中容易烂掉,因此经常被标以极地的价格出售,只有每斤七毛钱,可以说是“贱卖”也没多少人愿意买。
过去几年,在运输方式得到了改变以后(改为泡沫装等),耙耙柑由于果皮软且易剥,皮与果肉分开,基本轻轻一掰就能剥开等特性成功上位,并在现在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极度易剥是耙耙柑最大的特点。图/视觉中国
柑橘家族的混乱杂交史
前面我们提到,杂交是柑橘类水果的常规操作,柑橘大家族的族谱也因此混乱不堪,柑橘类水果的口味也并非只有酸甜一种,要理清家族里的关系,得从数百万年前开始。
整个柑橘家族都起源于喜马拉雅地区。我国云南的西南部、印度的阿萨姆地区以及相邻的区域是起源的中心区域。世界上所有的柑橘类水果的根都在这座著名的山脉脚下。
△柑橘家族简易谱系。图/《水果史话》
距今约600万年前,在一队向西扩展的柑橘中,出现了皮厚肉少的香橼,而向南的路线上则出现了柚子,向东的路线上出现了小花大翼橙和金柑。
距今约200万年前,柑橘家族最重要的物种在中国出现了,那就是宽皮橘(Citrus reticulata)。皮好剥、味道香甜的宽皮橘一出现,就注定它将成为未来柑橘家族商品化的核心。今天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柑橘类水果,多少跟宽皮橘都有点关系。
△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柑橘。图/视觉中国
宽皮橘和柚子、香橼在接下来漫长的时光中扮演了柑橘家族的三大元老,柑橘家族也愈发变得纷繁复杂,因为不同的柑橘属植物很容易杂交产生后代,而且后代通常都挺好吃。
按照辈分来说,柚子算是整个栽培柑橘家族的老祖母,并且柚子对后代们的个头影响特别大。有研究发现,柚子的遗传成分占比越多,个头就越大。橘橙、甜橙、葡萄柚、柚子,按个头从小到大排,就是这个规则的表现。
△混乱的柑橘家族。图/视觉中国
理清柑橘家族的族谱关系,相信谁都会感叹一句:贵圈真乱......
我们对水果的偏好,为什么一直在变?
从沃柑到丑橘(不知火)再到耙耙柑(春见),从莱阳梨、丰水梨、库尔勒香梨到玉露香梨,为什么我们吃水果的口味一直在变?似乎没有最“善良”的水果,只有更“善良”的水果?
△不同品种的梨。图/《水果史话》
评判一个好水果的要素,一是品种,二是产地。品种是一切的基础,而新兴的水果品种不断涌现,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毫无疑问,新培育出来的品种,不管是在风味上还是口感上,一般都比老品种有着巨大的提升。比如新近推广开的玉露香梨,被称作目前为止最好的东方梨品种,它不仅有库尔勒香梨的多汁,还有鸭梨的个头,相较于传统的莱阳梨品种,品质提升十分明显。
△玉露香梨。图/视觉中国
至于产地,在传统上,因为缺乏广泛的物流系统,人们选择的水果一般也局限在县域之内,所以更熟悉的是以乡镇为单位的水果产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品种的概念。
但是如今,水果的生产格局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品种和新产区正在颠覆原有的生产格局。拿苹果来说,如今的苹果产地已经不是30年前烟台苹果一家独大的局面,单单是富士苹果就已经形成多个产区。北起营口,南到昭通,东至栖霞,西去阿克苏,各地都形成了独特的特质。
△冰糖心苹果,运城苹果、烟台苹果、洛川苹果、昭通苹果、阿克苏苹果均有产出。图/视觉中国
如今,猕猴桃的种植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除了传统的陕西秦岭产区,新兴的四川蒲江猕猴桃产区已经成为新的热点产区。所谓的原始产地,早已变得不再重要,只要是土壤、气候俱佳的地方,通常都能生产处品种较高的水果。
位于四川盆地核心地带的成都市蒲江县,有着绝佳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较高的海拔、充足的日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同时拥有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紫色土壤,也被称作“春橘之乡”,今天我们吃到的耙耙柑也大多出自这里。
△蒲江县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拥有诸多地理标志产品。图/视觉中国
这一切都归功于电商和物流业的发达。正是商业的推动让水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水果成为商品之后,改变的不仅仅是市场,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对水果口味的偏好。
未来,只会有更多口感更好、更“善良”的水果品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