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次“高考”失利后,清代才子写诗怒怼天下人,结果竟成千古名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次“高考”失利后,清代才子写诗怒怼天下人,结果竟成千古名篇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14260131_121136465/?pvid=000115_3w_a

黄景仁是清朝中期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9岁因诗成名。16岁夺得童生试第一后,时常游历往来于各州府衙门,成为达官贵人的座上宾。

清代袁枚在评价黄景仁的时候,把他与“诗仙”李白相提并论。时人夸黄景仁是“仙才”、“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第一”。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大才子,一生中6次参加清代的“高考”,结果都没能金榜题名。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秋天,黄景仁第一次在江宁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

于是写下了一首《杂感》,当中有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冲着全世界的人大翻白眼。后来这两句诗,就成了体现文人傲骨的佳句,一直流传至今。

《杂感》赏析

《杂感》——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春风碧水冬观雪,落拓江湖载酒行。

十年书剑浑无成,两字功名未可轻。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首诗以“仙佛茫茫两未成”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只知独夜不平鸣”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和愤懑。

接下来的“春风碧水冬观雪,落拓江湖载酒行”描绘了诗人放浪形骸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洒脱不羁的性格。

“十年书剑浑无成,两字功名未可轻”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功名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成为了千古名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文人地位的感慨。

黄景仁的《杂感》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