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一种具传奇色彩的鸟
斑鸠:一种具传奇色彩的鸟
斑鸠(Streptopelia)是鸠鸽科斑鸠属鸟类的统称,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斑鸠体形较家鸽为小,因而通常被称为鸠,以与鸽子相区别。头小,颈细,嘴狭短而弱;翅形狭长,其中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级飞羽最长;尾较翅短,或几相等长,稍呈凸尾状;尾羽12枚;跗蹠较短,通常较中趾为短;蹠底正常,不很宽阔,仅后趾两侧的皮稍形扩张;体羽大都为灰或褐色,有些种类也呈红褐色,无金属光泽,雌雄相似。
斑鸠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多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地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巢筑在树上;斑鸠以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为食,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秋冬季多迁徙到平原。斑鸠每巢一般产2卵,4-6月繁殖,孵化天为18天左右。不同物种略有差异。
斑鸠的肉可以入药,味甘、性平,可用来补肾、益气、明目。所有物种都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欧斑鸠(Streptopeliaturtur)和菲律宾斑鸠(Streptopeliadusumieri)为易危(VU)、其他均为无危(LC)。在古代被寓为长长久久、幸福祥和的吉祥鸟;斑鸠是古代的“不噎之鸟”,以斑鸠的形象制成的拐杖,鸠杖也是古代尊老爱老的象征,是献给老人做寿礼的重要角色,意为祝愿老人饮食安康,长命百岁。总而言之,斑鸠是一种具传奇色彩的鸟。
名称来源
斑鸠体形较家鸽为小,因而通常被称为鸠,以与鸽子相区别。
分类历史
斑鸠原有19个物种,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棕斑鸠(Spilopelia senegalensis)、马岛斑鸠(Nesoenas picturatus)与已灭绝的罗岛蓝鸠(Nesoenas rodericanus)曾被归类于斑鸠属,但后来已知它们与粉红鸽(Nesoenas mayeri)更亲近,于是各自被重新归类于珠颈斑鸠属及粉红鸽属。
形态特征
头小,颈细,嘴狭短而弱;翅形狭长,其中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级飞羽最长;尾较翅短,或几相等长,稍呈凸尾状;尾羽12枚;跗蹠较短,通常较中趾为短;蹠底正常,不很宽阔,仅后趾两侧的皮稍形扩张;体羽大都为灰或褐色,有些种类也呈红褐色,无金属光泽,雌雄相似。
欧斑鸠
欧斑鸠
红眼斑鸠
火斑鸠
欧斑鸠
欧斑鸠
山斑鸠
欧斑鸠
山斑鸠
灰斑鸠
火斑鸠
生活习性
斑鸠(1张)
斑鸠多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地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常在栽培植物区进行觅食,所吃食物主要有果实、种子、豆类以及谷物等。
分布范围
斑鸠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斑鸠分布图
生长繁殖
求偶繁殖
求偶通常归结为雄性的呼唤,雄性独自低着头咕咕叫,轻柔而有节奏地拍打翅膀,有时追逐地上的雌性,发出咕咕声。为此,它膨胀了脖子,并发出略微柔和的 “tour-tour-tour” ,如欧斑鸠(Streptopelia turtur)或粉头斑鸠(Streptopelia roseogrisea)卷起的 “kou-ou-kourrrou” 等。在圈养中,它们会更喜欢暴露在外的鸟舍,在那里它们可以享受日光浴。
山斑鸠
巢筑在树上,一般距地面高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斑鸠每巢一般产2卵,4-6月繁殖。不同物种略有差异。
下级分类
全球目前共分布斑鸠属物种15种,其中中国分布有4种(前四种为中国分布)。
序号 | 中文名 | 学名 | 英文名 |
---|---|---|---|
1 | 欧斑鸠 | Streptopelia turtur | Turtle Dove |
2 | 山斑鸠 |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 Oriental Turtle Dove |
3 | 灰斑鸠 | Streptopelia decaocto | Eurasian Collared Dove |
4 | 火斑鸠 | 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 Red Turtle Dove |
5 | 粉胸斑鸠 | Streptopelia lugens | Dusky Turtle Dove |
6 | 喀麦隆斑鸠 | Streptopelia hypopyrrha | Adamawa Turtle Dove |
7 | 爪哇斑鸠 | Streptopelia bitorquata | Island Collared Dove |
8 | 粉头斑鸠 | Streptopelia roseogrisea | African Collared Dove |
9 | 白翅斑鸠 | Streptopelia reichenowi | White-winged Collared Dove |
10 | 灰头斑鸠 | Streptopelia decipiens | Mourning Collared Dove |
11 | 红眼斑鸠 | Streptopelia semitorquata | Red-eyed Dove |
12 | 环颈斑鸠 | Streptopelia capicola | Ring-necked Dove |
13 | 酒红斑鸠 | Streptopelia vinacea | Vinaceous Dove |
14 | 菲律宾斑鸠 | Streptopelia dusumieri | Philippine Collared-dove |
15 | 缅甸斑鸠 | Streptopelia xanthocycla | Burmese Collared-dove |
近种区别
许多人把斑鸠当作野鸽子,其实鸽子和斑鸠是两种不同的属。从外形上看,鸽子的头比斑鸠的头要大许多,斑鸠的尾巴是凸型尾,比鸽子的尾巴长。斑鸠通常都是栖息在树上,有时也会在阳台上筑巢;鸽子一般在悬崖、山洞里筑巢。从体形上看,斑鸠比鸽子小很多。
山斑鸠
岩鸽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中,中国所分布四种:欧斑鸠、山斑鸠、灰斑鸠以及火斑鸠均为无危(LC)等级。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中,物种濒危等级如下表。
序号 | 物种 | 濒危等级 |
---|---|---|
1 | 欧斑鸠 | 易危(VU) |
2 | 山斑鸠 | 无危(LC) |
3 | 灰斑鸠 | 无危(LC) |
4 | 火斑鸠 | 无危(LC) |
5 | 粉胸斑鸠 | 无危(LC) |
6 | 喀麦隆斑鸠 | 无危(LC) |
7 | 爪哇斑鸠 | 无危(LC) |
8 | 粉头斑鸠 | 无危(LC) |
9 | 白翅斑鸠 | 无危(LC) |
10 | 灰头斑鸠 | 无危(LC) |
11 | 红眼斑鸠 | 无危(LC) |
12 | 环颈斑鸠 | 无危(LC) |
13 | 酒红斑鸠 | 无危(LC) |
14 | 菲律宾斑鸠 | 易危(VU) |
15 | 缅甸斑鸠 | 无危(LC) |
主要价值
斑鸠的肉可以入药,味甘、性平,可用来补肾、益气、明目。
动物文化
寓意
斑鸠在古代被寓为长长久久、幸福祥和的吉祥鸟。斑鸠是古代的“不噎之鸟”,以斑鸠的形象制成的拐杖,鸠杖也是古代尊老爱老的象征,是献给老人做寿礼的重要角色,意为祝愿老人饮食安康,长命百岁。总而言之,斑鸠是一种具传奇色彩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