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海恸哭,渤海二号石油钻井平台沉没,事故背后隐藏着悲惨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海恸哭,渤海二号石油钻井平台沉没,事故背后隐藏着悲惨真相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5964437_121954805

1979年11月25日凌晨,中国“渤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渤海海域遭遇风暴,最终导致72人遇难的重大事故。这起震惊全国的事故背后,揭示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艰辛历程,以及对海洋工程安全的深刻反思。


“渤海二号”最终沉没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渤海区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如今,渤海油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现在的渤海油田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开采这些石油资源时面临诸多挑战。当时国内缺乏先进的勘探开采设备,其他国家趁机抬高价格,试图从中国获取更多利益。为了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步伐,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中国采取了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并举的策略。


“渤海二号”

1979年,中国从日本进口了一艘二手钻井船“富士号”,将其更名为“渤海二号”,并计划于当年11月25日将其拖至渤海油田新井位使用。在此之前,大连造船厂已于1970年研制出“渤海一号”,但其性能远不如“渤海二号”。


“渤海二号”

突生变故

“渤海二号”虽然名为“船”,但实际上是一个可移动的海上平台,需要专门的拖船进行转移。1979年11月24日晚上8点左右,海上风浪开始加剧,船身剧烈摇晃。11点10分,甲板上的钻杆、氧气瓶等设备被巨浪冲得四处乱滚,大量设备掉入海中。

25日凌晨2点,甲板电缆因风浪漏水短路,泥浆泵停止工作,船内积水无法排出。更糟糕的是,巨浪将甲板上的第三个通风管连根打断,形成一个直径80厘米的洞口,海水不断灌入泵房。工作人员试图用棉被和苫布堵住漏洞,但因泥浆泵损坏,积水无法排出,反而形成漩涡,将堵漏材料吸入洞中。


“渤海二号”

在调头过程中,“渤海二号”最终翻沉。尽管全力营救,最终只救下2人,造成72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3700多万元。


翻船的“渤海二号”

泣血的真相

这起重大事故震惊世界,相关领导层受到严肃处理。1982年,沉睡海底三年的“渤海二号”被打捞出水,经过详细勘察研究,事故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打捞沉船作业

这艘来自日本的钻井船存在严重设计缺陷:通风口位置过低,船底舱室之间缺乏密封措施。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艘船在日本使用期间就曾发生过类似事故,但日本方面刻意隐瞒了这一事实。


曾经的“渤海二号”

后记

“渤海二号”事故成为中国海洋事业的一个永远的警钟。这次事故促使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更加谨慎,也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安全标准。那些为国家发展而拼搏的生命,将永远被铭记。

遇难者名单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个在岗位上为国家发展而拼搏的人。

参考资料:

  1. “渤海2号”翻沉真相·中国石油石化
  2. 为何今天再说“渤海2号”翻沉事故?·中国水运网
  3. 《中国律师重建30年》专题报道之八——为“渤海二号案”辩护·民主与法制网
  4. 油气勘探新发现!渤中13-2油田探明亿吨级地质储量·央视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