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考研教育学知识点: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记录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观察记录方法,包括描述记录和取样记录两大类。
描述记录
描述记录主要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描述法和连续记录法。
日记描述法
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它以观察日记的方式对儿童自然发展进行描述。1890-1920年间,这种记录有关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儿童传记形式的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的一种主要方法。
日记描述法比较适用于长期跟踪研究、个案研究与生态学研究。有利于研究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记录的材料真实可靠,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往往用于对个别对象的日常观察,所以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以做出有意义的概括;同时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求观察记录者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很难做到。
轶事记录法
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不受任何时间和条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做特别的编码分类。
轶事记录可帮助教师分析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了解儿童的个性特征,探讨对不同的儿童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干预;获得的资料真实可靠而且典型,有长期保留和反复研究利用的价值。但是它往往不是现场记录,而是事后回忆记录,回忆的内容可能不够准确。
连续记录法
即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记录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这是对学生行为作更详细、更完善的记录,要求在较长时间内作持续不断的记录。如前苏联巴甫雷什中学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在30余年工作中善于观察,不断进行研究和积累,写了40多本教育专著,600多篇论文和1000多篇供学生阅读的文艺作品。他追踪研究了1000多名学生,著作中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均来自观察,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取样记录
取样记录于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描述记录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既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它包括...
本文原文来自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