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总体规模及主要厂商占有率和排名2024年
全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总体规模及主要厂商占有率和排名2024年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是指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连续性纤维为增强材料,经过树脂熔融浸渍、挤压等工艺形成的轻质、高强度、高刚性、高韧性、可回收的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塑性纤维增强预浸料(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显著的优点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其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全球行业规模情况
目前主流生产企业为国际领先跨国公司有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工业化产品。国内的金发、江苏奇一科技等也对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进行研发和工业化产品出售,但和国外有一些差距。其他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针对某一特点产品,如板材、成型件等进行开发,形成自身的特点。2023年,Toray、Victrex、Envalior、Celanese和Teijin为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占据53.72%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碳纤维类型和玻璃纤维类型为主要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品种。2023年分别占据58.33%和26.32%的市场份额。整个聚合物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行业,热固性复合材料品种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范围广阔,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属于附加值较高,同时技术壁垒也较高的品种。近几年,随着汽车轻量化和高铁行业需求的增长,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需求快速增加,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近两年来,大型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将促进未来供应量增加。
2023年全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收入达到了6.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8.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42%(2021-2027)。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中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收入达到了1.77亿美元,约占全球总市场规模的30.70%,预计2030年将达到2.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91%(2024-2030)。
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范围广阔,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属于附加值较高,同时技术壁垒也较高的品种。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高铁行业需求的增长,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需求快速增加,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随着大型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供应量将大大增加。
技术创新在推动市场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供应商应开发新的思想和技术,并紧跟最新技术。
行业发展趋势
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持续创新推动了性能更佳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这些进步使得CFRTP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和工业部门在内的广泛应用中表现出色。
北美和亚太地区是CFRTP材料的主要市场,北美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的高需求,而亚太地区的增长则得益于汽车工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对CFRTP材料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
行业内对可持续性的关注日益增加。由于CFRTP重量轻且性能优越,被认为是传统材料的环保替代品。许多公司在产品中引入了再生材料,例如Avient Corporation推出的采用超过95%消费者后回收PET树脂制成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连续纤维热塑性塑料 (CFT) 正在成为一类具有卓越性能的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刚度、较低的重量、高耐磨性和耐磨性。 这些材料在医疗、建筑和基础设施以及其他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多。 在医疗行业,连续纤维热塑性塑料 (CFT) 的使用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假肢部件,例如轮椅框架、假肢和四肢外骨骼构造。 CFT 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部件的局部加固、维修和接缝胶带中的使用也在迅速增加。
3D打印和先进制造技术正在推动CFRTP材料的发展。例如,五轴3D打印技术用于制造连续亚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这种方法提高了成品的表面质量和。此外,一步压缩成型工艺和注塑成型工艺的发展,使得CFRTP材料能够更高效地生产复杂结构部件。
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技术及生产工艺是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制造行业的核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相应下游客户对产品具有性能持续优化的需求。为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迎合市场需求,企业需要拥有优秀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团队和相应的技术储备,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控制体系等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和制备设备配套要求较高,加之其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前期研发资金投入较大。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一些下游行业,如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建筑工程、轨道交通等,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