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制品营养多,这几类可以经常吃
大豆制品营养多,这几类可以经常吃
大豆制品营养多,种类丰富,是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各类大豆制品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并给出具体的食用建议。
大豆和杂豆的区别
豆类可以分成两大类:大豆和杂豆。这两类营养价值区别较大。
- 大豆: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特点是高蛋白、高脂肪,可以部分替代肉类。
- 杂豆类:比如红豆、绿豆,淀粉含量高且维生素、矿物质较为丰富,可以替代部分谷类主食。
膳食指南推荐常吃豆制品,并将奶制品、大豆和坚果归为一类,建议成人每天食用大豆及坚果类25~35g。我国大豆制品有上百种,主要有豆芽、豆腐及其制品、大豆发酵制品等,各种豆制品营养和口味有所不同。
豆芽
大豆生成豆芽后,可以合成较多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水分和膳食纤维较高而热量较低,日常饮食当蔬菜食用。
豆腐及其制品
豆腐及其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皮、百叶等。
黄豆浸泡、磨浆、除渣、煮浆后即为豆浆,进一步使用蛋白凝固剂(如石膏、葡萄糖-6-磷酸内酯)使豆浆中蛋白凝固,加压去水即为豆腐。进一步加压去水则为豆腐干、豆腐皮和百叶。
这些豆制品的营养成分与大豆相近,保留了黄豆高蛋白、高钙的营养特点,在加工中去除了大部分脂肪,因而热量较低。另外,豆制品经加工后,消除了大豆中影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物质,从而使大豆的消化、吸收率大大地提高,如整粒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为65%,豆腐的消化率提高至92.96%,钙、铁、锌等无机盐的吸收率也有所提高。传统的蛋白凝固剂如石膏也含钙,使豆制品的含钙量更高。
大豆发酵制品
大豆发酵制品包括豆豉、腐乳、黄豆酱等,都是用大豆或大豆制品接种霉菌发酵酶解后制成的。经微生物作用后的大豆发酵制品可去除某些影响营养素吸收的因子,除了独具风味外,微生物可产生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2和维生素K等。但要注意这些发酵豆制品一般含盐量较高,食用要适量。
其他大豆制品
其他种类大豆制品还有餐桌常见的腐竹。腐竹是大豆磨浆烧煮后,凝结干制而成的豆制品,主要成分为蛋白和脂肪及膳食纤维,100g腐竹(干)有蛋白质54.2g,脂肪27.2g;100g湿腐竹有蛋白质18.1g,脂肪9.1g,成分和肉类相当,适量食用营养丰富,但应注意如果像蔬菜一样大量食用热量容易超标。
食用建议
把多种豆制品融入日常饮食,谷豆肉蛋同时食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色、香、味、形态以及质地等感官要求。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豆及豆制品混合食用,在营养吸收时,也会对人体产生协同的生理调节作用。
每周可轮换食用各种豆制品,如早餐安排豆腐脑和豆浆,或者午餐、晚餐使用豆腐、豆腐丝(干)、腐竹等做菜,既变换口味,又能满足营养需求。但要注意油炸豆腐、油豆泡因为脂肪较多,应限制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