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3000字长信,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看!
这封3000字长信,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看!
这是一篇来自中国之声的深度报道,主要内容是一篇父亲写给女儿的3000字家书。文章通过这封信展现了父女之间深沉的爱与理解,以及父亲对女儿的期望和鼓励。文章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有人说
最好的亲情
并非是一句“血浓于水”就能自然达成
家庭成员之间的“双向奔赴”
需要建立正确理念
也需要大家互相赋能
最近
节目组在读信的过程中
被亲情间的“双向奔赴”深深感动着
要与大家分享一封长长的信
六年前
在一次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
作为一堂家长的“必修课”
一位名叫小武的父亲
给女儿写下一封家书
说是一封家书
其实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
父亲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引领着女儿去思考阅读的意义
去探寻生命的真谛
他用自己的人生阅历
为女儿展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给予了女儿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如今
女儿已远离父母奔向诗意的远方
在物理和数学领域探索遨游
在天各一方的日子里
这封信成为了父女之间最珍贵的记忆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女儿:
你都十四岁了,这其实是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感觉有点奇怪:我们每天都见面,一天到晚说个没完,有什么说什么,用得着写信吗?写什么呢?该说的似乎都说过了,不该说的也都说了,有什么事非要写信才说得清呢?
这么说的时候,我忽然又觉得,其实,有时候我们并未像看起来那样亲近,有时候简直就是陌生人。好像顾城年轻时写的那首有名的诗:“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看我的时候很远,看云的时候很近。”
想想也是。有时候我们亲密得就像一个人,一句话,一个眼神,会心一笑,就能明白彼此的想法;有时候,我们又像是两个星球上的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无论用多大声音,多重的语气,都无法搞清对方的意图。当我们各自摔门而去,回到自己的房间生闷气的时候,感觉我们每个人真的都是一颗孤独的星球,有各自的轨迹,有各自的快乐和忧伤,谁也替代不了谁。
如此说来,我们之间并不是所有的想法都交流过,有些话,我们还没来得及和对方说,或者,正要说,就恰巧被各种事情给打断了。好吧,开始写信了。如果你一时还不适应,可以想象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各自的星球上,好不容易才打上一个招呼。
关于读书,有好多话想对你说,关于文学,也有好多话想对你说。古今中外,有太多劝人读书、劝人向上的名言警句了。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从反面讲,不读书将来会一事无成,有一点吓唬人的意思;比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从正面讲,好好读书,什么都会有,人生也会圆满,有点诱惑人的味道。
这些说法都不算坏,可我一点也不喜欢,也不打算跟你这样讲关于读书的事。读书是一件太有趣的事,把有趣的事说得这样无聊,至少在表达上是不成功的。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说得够简洁,也够有气派,但总觉得不那么直观——知识就是力量,但这力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好像得绕几个来回,脑补半天才似乎明白一点。
你也看出来了,无论讲什么道理,我都喜欢那些直观有趣的说法。比如说“一日不读书,口中生荆棘,三日不读书,面目尤可憎。”什么意思呢?就是打一个比方:一天不读书,嘴里就像长了带刺的木头一样,连话都说不清楚,要是三天不读书,连面目都觉得让人讨厌,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你看,这个比喻是不是很生动并且让人有切身的感受?所以,我们的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后来也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会改变。”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不用动手术,只要多读书,容颜就会改变,这个说法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关于读书,我还喜欢另一个说法:“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个人一辈子窝在家里读书,这样的人生我不喜欢,读多少书我也觉得无趣。世界太大了,有意思的地方太多了,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在太可惜了。人们经常说,人生的长度无法改变,但人生的厚度却可以通过学习来增加,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行万里路,可以开阔人的眼界,读万卷书,能增长人的见识;行万里路,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万卷书(假如你真读了的话),读万卷书,当然也会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之大,这个世界之美。
以我跑马拉松的经历看,读书也是有用的,有几次跑到三十多公里的时候身体遇到大麻烦,都是脑子里的读书记忆救了我,帮我完成了比赛。有一次郑开马拉松,后半程我几乎是靠默念宋词三百首渡过难关,从南唐后主的破阵子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一直到姜夔的扬州慢,居然都熟记于心。有一次雅典马拉松,是海子的诗歌救了我,“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一想到海子描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就忘记了自己的那点痛苦。总之,文学有时候会帮我转移身体的困境,是不是很神奇?
关于读书,我最喜欢的一个说法是:“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个话是王小波说的,他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只活了45岁,但是却拥有一个无比丰富、无比灿烂的人生。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那么多特立独行的思想,那么多充满想象力的小说和诗歌,让无数的人在身后怀念,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更有趣?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真是不够的,人生太短,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是靠我们不断探索来的,而读书就是这种有益探索的一部分。
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而文学会让你的人生更有趣。假如你和朋友们一起去大漠戈壁旅游,当壮美的西部风光展现在眼前,朋友们只能说太美了、太棒了的时候,你却能不紧不慢说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优美的句子来,是不是感到有一点点自豪?王维就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一行人来到庐山看瀑布的时候,朋友们只能连连说哇塞的时候,你却能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来,是不是很有一点成就感?李白当时就是这样的感觉。
文学不能当饭吃,不能当水喝,但会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有趣,让你同样只拥有此生此世,却能比别人感受到更多的自然之美,更多的生活之美。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应该怎么去理解这首诗呢?一般的讲法是,红豆生在南国,代表着相思之情,但是不是可以换个讲法呢?比如这样理解,红豆生出南国来,想一想,整个南国都在一颗红豆中生长出来,该有多壮观。
我只是打这么一个比方,想说的是,读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而文学会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有趣。其实,你现在比我小时读的书多得太多了,让我又羡慕,又开心。你才多大啊?就读过亚里士多德,读过柏拉图,读过安徒生和康德,十四岁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满街乱跑的傻小子,一心只想着下课去哪里游泳,去哪里抓鱼,晚上去哪儿藏猫猫。书吗,最多就读过只撕剩下半本的《水浒传》和一些小人儿书,所以,你现在问我关于《水浒》的事,我只能答上来其中的一半儿。
所以,有些书,你喜欢读,我也喜欢读,因为我跟你的感觉一样新鲜。我们一起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书要数《长袜子皮皮》了吧?自从2010年我从上海世博会带回这本书,我们俩一起大概看了不下十几遍。一开始是我给你读,你坐在我腿上,我读一页你翻一页,一边听一边咯咯儿乐,有时候乐得喘不过气儿来。后来,你自己能看了,也不知道你又翻了多少遍,反正每次看完《长袜子皮皮》之后,你看起来心情都不错。
你喜欢皮皮,我也喜欢皮皮,和你一样,喜欢得不得了。从传统的眼光看,皮皮不是一个好孩子,她不爱上学,还总顶撞老师,拿警察开玩笑,但我们都知道,皮皮不是一个坏孩子,她正直,善良,从不欺负人,总爱抱打不平,还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表面上看起来,皮皮有点无法无天,一天到晚惹事生非,天南地北出去冒险,但实际上她的内心非常善良,非常温暖,心中有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十年了。如今,你已经变成了一个文静优雅的乖乖女,成绩好,又懂事,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都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可我知道,在你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一个无法无天的皮皮,那个任性的爱冒险的小姑娘从来就没走,一直伴随你到今天。
皮皮没什么不好,我也不希望你一辈子就做一个乖乖女。借用王小波的话,我希望你不仅能拥有此生此世的幸福,还能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当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能做到善良和宽容,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够保持敏锐并且自得其乐。
皮皮爱冒险,我希望你将来也能出去四处闯荡,离我们远一点也没关系。不是说了吗?我们本来就是两个星球上的人,有各自的轨道,有各自的快乐和忧伤,谁也代替不了谁。别光盯着此生此世,我们还有天蓝色的彼岸,将来在那里我们会永远在一起,那里有一个更大的世界,那是一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
爸爸
这封信
承载着父亲对女儿满满的爱与期许
也蕴含着父爱如山的真挚
它是父女之间最美好的礼物
“双向奔赴”是亲情中最动人的旋律
希望相约在展信佳里的每一个人
都能在家的港湾里
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学会尊重、学会成长
也学会创造美好的回忆
让爱与被爱在这里双向奔赴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综合部、中国邮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