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2岁+宝宝语言认知能力的小秘籍,9个小方法来帮您
提升2岁+宝宝语言认知能力的小秘籍,9个小方法来帮您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聪不聪明、智力发育如何,在3岁的时候已经可以有所显现。如何在3岁之前,让大脑建立更多的连接,提升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岁+宝宝语言认知发育的特点,并提供9个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宝宝提升语言认知能力。
2岁+宝宝语言认知发育有哪些特点
2岁—2岁半
认知理解方面
- 能认识基本颜色(红、黄、蓝、绿、黑、白等),基本形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和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
- 明白相对性概念及词语(大小,长短,多少,高低,有无,空满等)
- 知道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勺子、筷子、碗用来吃饭;洗手液、香皂用来洗手等)
- 进一步分类概念(水果、动物类等)
- 理解常见食物的味觉(酸、甜、苦、辣)
- 知道1和许多的区别;
- 开始有是非观念(打人对不对)
语言表达方面
处于语言发育的第三期
- 会说短句(大小+事物,颜色+事物,主谓或者谓语+宾语)
- 会用代词:你、我、他;
- 不仅能描述正在发生的事(例如:玩积木,看电视等),发音更清晰,情绪表达也越来越多。能表达自己的需求(我要…,不玩…),简单来说就是想法很多,但较少用哭和发脾气来表达,逐渐被家人理解,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
- 可回答常见物的用途(如:钥匙用来开门,牙刷用来刷牙等)和复杂句(比如:你今天和谁一起来的,你几岁啦,叫什么名字等)
- 能背童谣,儿歌(小白兔白又白)或者唐诗;
- 自己和自己说话(进行说话练习)
2岁半—3岁
认知理解方面
- 理解谁、什么、哪里(认识常见情景:超市、医院、公园等);为什么(因果关系);怎么样等高功能问题;
- 具备一定空间概念(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在……旁边等)
- 比较性概念(3个事物中哪个更大、更长)
- 数字概念(一个,一些,很多的),能认识和完成1~10的点数,懂得“2”
- 能够连续执行三个指令(比如:擦桌子、摇铃、把小椅子搬走)
- 理解间接性语言;
语言表达方面
处于语言发育第四期
- 熟悉环境中人和物品的命名(动词、形容词、介词)能够说出自己的性别(男孩/女孩)
- 会用更长更复杂的句子表达——体现在主谓宾和大小+颜色+事物的句子(会出现语法错误),能够使用“和”“因为”等连词;描述最近发生的事;在听完故事能说出二三个简单的情节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但仍会和自己说话进行练习;
- 开始使用问句(这是干什么的?这是谁呀?)
发音清晰度:
两到三岁宝宝发音清晰度在50%到75%之间,有些音宝宝说不清楚无需太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在5岁左右,宝宝说话的清晰度会提高到90%至100%。
宝宝有以下表现要注意:
不能说出熟悉物品的名称;不能说两到三个字的句子;不能根据一个特征把熟悉的物品分类,比如把吃的东西和玩具分开;不喜欢和小朋友玩。
建议家长带宝宝到专业机构进行详细地评估,了解宝宝各方面能力情况,抓住宝宝学习成长的关键期!
其实,根据宝宝的语言认知发育特点,聪明的家长已经想到提升的办法,具体怎么做?可以试试这9个办法。
9个提升2岁+宝宝语言认知的办法
- 积累词汇量
2—3岁是词汇累积黄金期
顺序遵循: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家长带宝宝到室外、超市时,有意识教他认事物、认商品。宝宝注意什么就认什么,不断启发宝宝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什么用等;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动物,使他懂得鱼在水中游、鸟在空中飞、狗在地上跑等;带宝宝去动物园识别动物的名称和特点,增长见识。
- 学会分类
卡片是非常好的认知教具,先从最基础开始做起:
能吃/不能吃,然后过渡到水果类,动物类,蔬菜类,交通工具类等。
如何做?将同类卡片放在一起,如动物放一起,水果放一起。
- 理解肯定和否定
是和不是,要和不要,有和没有
“是和不是”示范方法:拿出一张卡片,问宝宝是苹果吗?如果宝宝不会,家长可以用摆手、点头来进行提示。进而在桌子上摆两张不同的卡片,问宝宝:哪个不是苹果?哪个是香蕉,如果宝宝掌握很好,可以逐渐增加难度。
“要和不要”示范方法:在桌子上放两张卡片,分别为苹果和香蕉,妈妈说:不要苹果,让宝宝将香蕉的卡片送给妈妈。从二选一过渡到三选一再到多选一。
“有和没有”示范方法:将物品放在一只手里,妈妈问:哪只手里有?
- 相对形容词
对比性词汇:高矮、胖瘦、大小等
示范方法:在桌子上放一高一矮两个动物,通过手势和语言来告知宝宝高矮的区别,并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宝宝进行辨别。
- 颜色
以紫色为例,葡萄是紫色,在纸上画出葡萄的形状,让宝宝用紫色的笔涂,加深紫色的印象。
以黑色为例,头发为黑色,在纸上画个小人,让宝宝用黑色的笔给小人画头发。
不仅让宝宝认识颜色,还将颜色和实物进行联系。
- 方位
以上下为例,让宝宝抬头看灯为上,低头看地板为下,先以身体为参照理解上下的概念,然后泛化到生活中,桌子上、桌子下等。
以前后为例:眼睛看到的为前,扭头往后看为后,先认识自己的前后,然后泛化到生活中。
- 数字方面
- 认识数字1—10,主要是形象记忆,如“2”像小鸭子。尽可能把认数字趣味化,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贴数字贴纸书)
- 逆向提问:像“小鸭子”的是数字几?
- 玩一些数字游戏。顺序连:从1按顺序连到10;随机连:2连到5,5连到8。训练宝宝的反应以及对数字认识的稳定性;
- 唱数1—10、20、30甚至更多;
- 点数,拿一些小积木让宝宝边放边数;
- 手指比数(家长先比数宝宝说,然后家长说数宝宝比)
- 按数取物(数字概念):拿出5个豆子,然后拿出数字5、6、7,让宝宝数数后找到正确的数字;
- 情景认识
从常见地点对应到相应职业
医院→医生→看病,消防站→消防员→灭火
从实物过渡到抽象卡或书,泛化于生活。如妈妈工作,在哪里上班。看图册时,宝宝指着书中的人物说"这是警察叔叔,那是护士阿姨"。进而实现应用:生病去哪,上学去哪等。
- 绘本理解
父母讲第1遍宝宝听,第2遍宝宝跟着复述,第3遍宝宝接后半句或者主动讲
- 地面游戏
2-3岁宝宝的主导活动是游戏。
红绿灯游戏
妈妈出示红色卡片,宝宝站在原地不动;出示绿色,宝宝靠近妈妈。逐渐加快卡片的更换频率。
过家家做饭游戏
用道具模拟做饭的过程:放锅、倒水、等候烧水、放食材、煮一会、盛出。
分享游戏
在桌面上放3个容器,给自己一个、给妈妈一个,给爸爸一个,理解“你、我、他”的概念。
拍手歌
和宝宝面对面玩拍手、对侧击掌的游戏,一边拍一边唱童谣,宝宝较小,家长可以进行辅助。
2岁宝宝的专注力包括互动在内能持续4~10分钟。习得事物的名称功能,固化,在生活中进行量化,实现分享控制。
有效又实用的玩教具及绘本推荐
- 拼搭类:拼图(从易到难练习手的灵活性,理解部分和整体的概念),积木(形状),颜色配对杯;
- 桌面游戏类:种菜游戏、购物玩具、小鱼找方向、小青蛙天平、厨房过家家,医生玩具(角色扮演)
- 启蒙类:安静书,专注力100阶段,全脑思维开发书;
- 语言类:贴纸书,语言启蒙,鼠小弟,小猫汤米,小猪佩奇;
- 益智玩具最终目的“用眼观察,用脑思考,解决问题”。
2岁+的宝宝渴望获得独立,开始探索和理解周围世界,并且经历思维、学习、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帮助他们探索他们的世界并理解它。这些信息,对于各位家长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了解怎样鼓励宝宝的成长和学习。